中医古籍
  • 传染病学专家:第三次狂犬病流行新高峰正在形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张永振教授昨天透露:“第三次狂犬病流行高峰正在中国形成!”张永振介绍说:“自1996年以来,人狂犬病流行逐年快速反弹,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人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死数之首,重新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

    据张永振介绍,养犬在我国各地十分普及,但全国的养犬数量尚没有确切可信的统计,估计在8000万条到2亿条之间。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十分严重,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狂犬病流行逐年反弹

    张永振认为,狂犬病流行以长江为界,呈南高北低态势。从狂犬病流行范围看,全国报告发病的县区数也呈增加趋势。仅2003年,全国报告发病县区数190个,其中首次报告狂犬病的县就达30个。自1996年以来,狂犬病流行逐年快速反弹,第三次狂犬病流行高峰正在我国形成。

    专家强调,深入、细致和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方法建立,病原生态学、病毒遗传多样性与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将是未来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中急需完成的重要研究内容。

    狂犬病研究相对滞后

    由于中国尚未系统地开展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尽管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宿主动物繁多,但对狂犬病病原学的研究甚少,至今分离到的狂犬病毒有限,除1型病毒外,还没有发现其他6个基因型或相似狂犬病毒。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在疾病流行面前有点“没方向”。

    夏秋季属于高发季节

    张永振指出,狂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月对我国狂犬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病虽全年均可发生,但在发病率高的年份,狂犬病的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夏季与秋季的狂犬病发病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分析还发现,男性发病是女性的1至2.5倍,青少年及儿童发病多于成年。

    人感染病毒潜伏期最短一周

    人感染狂犬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3个月,但也可短至一周,或长达几年。被动物咬伤部位、伤口的严重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病毒的量等因素影响着潜伏期的长短。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家瑜对在1989年至2000年间于上海发生的19例狂犬病病例分析发现,咬伤头面部5例的潜伏期平均为41天,咬伤手指12例的潜伏期平均为59.42天,咬伤足部2例的平均潜伏期为187天。

更多中药材
  •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