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怎样为病人准备饮食

    自古人们就非常重视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内经》中就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色。”意思是说,在患病过程中,必须注意饮食调养,避免饮食失当,才能保持人体的正气,战胜病邪。《金匮要略》中也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更说明了饮食对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与康复有着密切关系。

    目前,在医院实行的基本饮食医嘱有四种,即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另外还有特殊饮食。病人亲属可根据医生的嘱咐为病人准备相应的饭菜。

    普食

    与正常健康人的饮食大致相同,一般食物均可采用。但烹调方法上宜少用煎炸,少用刺激性调味品,并要注意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与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比例均衡。一日吃三餐。

    适用对象 病情较轻、消化功能正常,以及疾病恢复期、没有咀嚼困难等情况的病人。

    软食

    其特点是细软、易消化,无刺激,不引起胀气,含纤维素少的饮食。

    它介于正常饮食与半流质食物之间,要求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饭菜烹调必须切碎煮软,不宜用油炸、油煎。软食主要包括软米饭、面条、馒头、发糕、包子、饺子、肉类与蛋类等。此外,要注意供给菜汁和水果汁,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少用粗纤维多的蔬菜,如豆芽、芹菜、韭菜等。在食物品种和营养要求方面基本和普食相同,一般每日可供给4餐。

    适用对象 胃肠道功能不能适应正常饭菜的患者和咀嚼有困难者,如处于疾病恢复期的消化能力较差者、患有较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炎、结肠炎等)、有低热或退热不久、年老体弱或咀嚼不便者。

    半流质

    食物以易消化和吞咽方便的半流体为主,如挂面、稀饭、馄饨、牛奶泡蛋糕等。食物的外观呈半流动状态,要求比软食更易消化和便于吞咽,渣滓含量极少,且含水分多,忌用含粗纤维的蔬菜和刺激性的调味品。由于其营养含量往往低于正常饭菜,为了能保证患者营养的供给,大多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每天可进食5~6次。

    适用对象 发热和身体虚弱者、口腔疾病患者、胃肠道手术或五官手术后、咀嚼或吞咽有困难者、有较严重的消化道疾病者。

    流质

    食物呈流体状态,或在口中可溶化成流体的食物,极易吞咽和消化,没有渣滓,宜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每日6~8次。由于供给的营养素和热量均感不足,故只宜短期采用。

    适用对象 高热、急性感染和传染病患者;重症病人;胃肠、肝胆等大手术前和刚解除禁食后;有较严重的口腔、食管、胃肠道疾病的人。流食一般可分5种:高热量流食,如奶粉、麦乳精和鸡汤等;清流食,如菜汤、米汤等,用于腹部手术后,忌牛奶等甜食;忌甜流食,适用于胆道、子宫等手术后;冷流食,如冷牛奶,适用于扁桃体手术后;浓流食,如蛋羹、稠藕粉等,用于口腔手术后和吞咽困难者。

    特别饮食

    这是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配以适应一些疾病的特殊需要的饮食,主要分为高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高热量饮食、低热量饮食、少油食品、少渣食品、多渣食品、少盐、无盐饮食等。如尿毒症、肝功严重损害伴肝昏迷者,宜进低蛋白饮食;患有胆囊和胰腺疾病,以及腹泻或腹泻恢复期,均宜进少油食品;患急性或慢性肾炎伴水肿者、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并有水肿者,根据轻重程度,宜进少盐或无盐食品;单纯性肥胖病人、肥胖的糖尿病人或心脏病病人,宜进低热量饮食;习惯性便秘患者宜进多渣饮食;腹泻、肠道肿瘤、胃肠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宜进低渣食物。

    此外,病人的饮食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患者饮食的调配,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饮食一定要全面,多品种,多变化,保证营养均衡,防止偏食,以免影响康复。

    2.在患病期间,病人往往有食欲不振等表现,为增加患者的胃口,应在饮食的色、香、味上下功夫。在烹调时要特别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3.饮食的调配要注意结合地区特点、季节性,并尽可能照顾到病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经济水平,以及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等。

    4.患病期间一般均应戒烟、戒酒,切不可暴饮暴食,并避免食用可引起过敏的食物。(孙清廉)

更多中药材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
  • 陈皮作为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药材,它主要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作用,并且它归脾肺经,在治疗脾胃气滞、食滞,咳嗽化痰上有独特的作用,如果您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腹胀,痰多湿重,那就可以用它,但是呢,如果你是脾胃虚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配党参,白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