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从孙思邈的养生“十二少“想起……

    唐代名医孙思邈,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大医学家,而且是位活了一百余岁的老寿星,成为千古医家之寿魁,这是和他的养生之道分不开的。

    孙思邈在他的代表作《千金要方》一书中提出了“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十二少的养生方法,并明确指出“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都契”者关键之谓。可见“十二少”是孙氏身体力行的养生之道。所谓“少”。是与“多”相对而言的,是寓有切莫“太过”之意。“七情六欲”是人不可避免的精神情志活动,孙氏认为。对待“思、念、欲、愁、乐、喜、事、语、好、恶、怒、笑”贵在一个“少”字,有节制,不太过,堪称实实在在的中肯之言,金针度人,要言不烦。举其大哉,“心之官则思”,人要适应生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要用“思”。但若不加节制,思虑过度,就会损伤心脾。

    人在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情会使你发愁、动怒,但贵在尽量少发愁、少动怒。多愁伤肺,多怒伤肝。同样过喜、过乐也会损精耗神,同样会使人早衰折寿。古来帝皇何其多,整日沉溺于纸醉金迷、奢侈淫乐的生活中,不知愁苦为何物,可长寿者廖廖无几。近几年,国内外报道:遇到佳节良辰时死亡率比平时高,而且多有猝死的病例。原因何在,就是违背了孙思邈的一个“少”字,过分的喜悦、激动,超过了欢乐的“度”和“限”。现在,很多青年人自恃精力旺盛,为了贪一时欢乐,不惜违背正常的生活节律,通宵达旦地出入舞场、方城大战,或纵酒狂饮,经常过度地消耗精神,其恶劣的后果--为以后的身体种下了病根、留下了隐患。一到中年,就会如堤崩溃,不可收拾。从上所述,可见孙思邈的养生“十二少”对当代的健康教育,仍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摘自《现代养生》文/李子云

更多中药材
  • 相信我们都有睡觉之前泡脚的习惯,对于睡前泡脚其实有很多的好处,能帮助我们缓解一天的疲劳,对于很多患有疾病的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都知道中药材其实有很多的功效,所以现在的人们常常利用中药材泡脚,对于不同的中草药其实效果是不同的。那么......
  • 耳鸣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疾病了,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居多,但是在最近几年来,很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耳鸣的症状,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症状,发现了以后需要及时的来治疗,不然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治疗耳鸣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很多的人都比较信赖中医的治......
  • 石决明大家应该都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药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够帮助平肝去热,对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现在有很多的中医师,非常常用这种中药,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这些中药方剂的使用过程中,自己应该要怎么样运用才是比较合理的......
  • 柠檬草和玫瑰醋听起来就是一种草,其实是一味药,柠檬草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柠檬草在生活中可以见得到,但是真正利用并服用,柠檬草不必玫瑰艳丽它其貌不扬,但功效却不凡,作为一种草药,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尤其是柠檬草泡水之后服下对人体有益,柠檬草......
  •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缘。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5至7月花尚未开、叶正茂盛时,采叶阴干。艾叶多皱缩,有短柄,完整叶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