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少女痛经别怕防治有方

    在未婚少女中,原发性痛经较多见,多数女子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即发生痛经,每次月经来潮小腹疼痛,经血紫黯或有血块,痛经轻者一般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可缓解。重者腹痛如刀绞,冷汗淋漓,唇青肢凉,头晕,甚至发生一过性昏厥。因此,患有痛经的女子每次来月经如大难临头,精神极度恐惧,紧张焦虑。加上月月遭受痛经折磨,耗血失血,则会引起贫血,面色苍白,肤色无华,形体消瘦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变得弱不经风,易引起其它疾病,影响健康。

    对待痛经,临时用西药去痛片、APC、安乃近,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不治本。而中医治疗痛经,贵在辨证论治。笔者在临症中,多选用中成药依病情而定,如对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可服用月月舒痛经宝冲剂,于经前一周开始服用,每次10克,每天2次,服至月经来潮3天停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这是在经期以温经止痛、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平时视患者的体质状况,一般以补养调理为主,如属于心脾两虚引起的贫血,面色萎黄、头晕心慌、经来量多的患者,可服归脾丸,浓缩丸服8~16粒,日两次;如属气血两虚,患者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四肢不温,经来量少,可服十全大补丸,每次9~18克,日两次,只要对症选用,可获良效。

    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自我保健,经期要防寒保暖,避免淋雨、下水,忌食生冷食品;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适度参加运动锻炼,但忌干重活及剧烈运动。做到以上几点,有利减少痛经发作,促进康复。

更多中药材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