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系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结节性皮肤病,是发生于皮下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散在鲜红色圆或椭圆形结节,可有自觉痛与压痛,愈后不留瘢痕。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春秋季,在我国结核病是常见的病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毒、酶菌感染或某些药物亦可诱发,所以尽可能明确病因,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结节性红斑常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季发病。不少的病人于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往往有浑身不适、乏力、低热、关节及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

    结节性红斑可急性发病,也可隐袭起病。皮损惯发于小腿伸侧,有时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但上肢及颜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皮疹表现为皮下结节,其表面皮肤始为鲜红,约经2周后,逐渐变成暗红色或淡紫红色,数目多少不定,大小直径约1~4厘米,常呈群集或散在对称性分布。结节永不破溃,但若近邻的损害彼此融合可形成较大硬块。于是容易发生压迫局部血管,致使静脉回流受阻。故此可引起小腿下部水肿。病损结节处,自觉疼痛,触压痛也较明显。病程须经3~6周,结节方可逐渐消退,但屡见再发。有时,症之临床可见新的皮下结节分批分期不断出现,致使病情迁延不已而久久未能痊愈。

    诊断要点:1.多见于青年女性。发疹前和发疹时可有发热、喉痛、全身不适和关节疼痛等全身状。2.皮损主要发生于小腿伸面,对称分布,但前臂、股部等处亦偶可累及。3.基本损害为鲜红色、疏散分布、高出皮面的结节,花生米至樱桃大小,疼痛和压痛,在压力下颜色不变,数目多,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破溃。4.病程具自限性,一般在1—2个月左右,但常复发。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是寻找病因,对症处理。有明显感染者,可用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疼痛严重时内服止疼药物,严重病例加用皮质激素。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湿毒流注”、“下注疮”、“瓜藤缠”等病证范畴。其病多因素体血分有热,外受湿邪,湿热蕴结,导致脉络阻塞,气血凝滞所致。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蕴结型:证见结节周围色红,自觉灼热,表面肿胀光亮,触之作痛,结节高出皮肤,此起彼伏,发作不止,经久难愈,伴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气滞血瘀型:证见结节色泽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双下肢尤以膝以下多见,活动或劳累后加重或复发,足踝部水肿,自觉痛及压痛较为明显,舌紫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中医中药治疗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祛斑散结为主,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45例,痊愈34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

更多中药材
  • 中医是需要辨别一下,虚主要是气血阴阳。气虚呢?简单跟大家说就是气力不足,气属于功能,你在某些方面的功能不足,任何一方面中医都叫做气虚。血虚呢,跟气血而言呢,就是是由于血虚导致的功能不足,或者说功能还可以,但是血液的营养不足,会导致你容易功能......
  • 大家在网上今天可能看到一个,有一个说的是大胃王,为了吸引人眼球啊,就表演这样的节目,国家出这个政策了,禁止再表演这样的节目了是吧?一个是作秀还是浪费粮食,那么今天我就从医学这个角度啊,跟大家说这个暴饮暴食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中医认为......
  • 然后这个患者肝气郁滞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经常吃一些药,有时有点儿效果,但是总是反反复复不太好,这个是为什么呢?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肝气郁滞的一些特点啊,第一个就是病情变化多样,症状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今天是胃疼,明天是头疼,发脾气,吃不下饭,......
  • 中医认为这个湿邪是最难以祛除的,湿邪粘滞,这它的特点不容易祛除。我们在祛湿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目前在临床上看是湿热居多,寒湿特别少,因为你寒湿的治疗虽然有湿,但是因为用温阳化湿的治疗还是比较单纯一点,湿热的治疗呢,既要清热又要......
  • 前段时间在门诊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一个60多岁的一个女性,体态稍微偏胖一点,她自己说,平时啊就有清嗓子的习惯啊,总是感觉咽部有痰啊,咳嗽几声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这个异物感呢,这个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吃完饭以后会更明显,更严重一些。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