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专家为孩子便秘、腹泻开食谱

    背景:一项在全国随机抽样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功能性肠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功能性便秘或腹泻等功能性肠病已成为青少年的常见病。致病原因可能与目前中小学生快节奏、高竞争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关。

    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科主任医师李建指出,在帮助孩子们减压的同时,家长们不妨先从饮食上入手。

    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结,便质干硬,口臭等。建议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如白薯、大白菜、芹菜等。还可吃些泻火的药,如化食丸。

    如果已形成习惯性便秘的话,除了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外,还可使用元明粉30克,兑一斤蜂蜜,搅均,冲水喝,每天一勺,直到解下大便为止。

    对于那些腹泻的孩子来说,他们多是因情绪、饮食等原因造成脾胃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脸色黄、口唇淡、舌质淡、浑身没劲等。这时,在饮食上就要多吃一些具有健脾胃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玉米、肉苁蓉等。

    此外,李建还推荐了两种按摩的手法,对缓解便秘和腹泻也很有帮助。

    摩腹:孩子采取平卧位,家长用右手三指或手掌,在孩子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时针方向为泻,每天一次,100下左右。适宜大便偏干者,有助消化和通便的功效。逆时针方向则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每天一次,100下左右。

    推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家长以两个手指由上往下,擦至皮肤发红为度。具有升降脾胃,泻火通便的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每天按摩一次,每次100下左右。反之,由下往上推七节骨则对调理脾胃、止泻很有帮助。

更多中药材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