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利胆解郁场

    〔组成〕柴胡15克茵陈50克马齿笕15克元胡15克银花15克川枧子15克

    〔功能〕疏肝理气,利胆解郁。

    〔主治〕适用于慢性胆胀病。症见胆区疼痛,并向右肩背放射,纳呆口苦,胁痛腹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而数者。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早饭前,晚饭后30分钟温服。服药期间,停服一切与本病有关的中西药物。

    〔方解〕方中柴胡、川谏疏肝理气止痛;茵陈清利湿热;银花、马齿觅清热解毒;元胡理气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利肝胆、理气止痛之功。

    〔加减〕偏少阳证加黄芩15克、胆草15克、清半夏10克,水煎服,并同服紫金锭;偏湿热加水通15克、滑石75克、郁金助克、青皮15克,水煎服,并送服紫金锭一锭;见胆郁证者,减银花加砂仁壳10克、香橼15克,水煎服。

    〔按语〕本方虽为慢性胆胀病而设,但从组成来看仍为一首祛邪之剂,故病虽为慢性,但证当属实,对于虚证胆胀,则不宜之。

    〔典型病例〕何某,女51岁,1986年11月10日初诊。3年来,阵发性有上腹部疼痛,并向右肩背放散,曾多次用西药治疗,时好时犯,反复发作,常因食脂肪后诱发。近日来疼痛加剧难忍,症见有上腹部疼痛,可向右肩背放射,身热、身重,心烦口渴,纳呆不欲食,皮肤微黄,尿黄沙、大便于,青红苦黄、脉弦滑而数。B超示:胆囊壁欠光滑,提示胆囊炎。中医诊断:胆胀湿热证候,投利胆解郁汤加水通15克、滑石75克、郁金30克。青皮15克,水煎服,同服紫金锭一锭。共服11剂,症状大减,B超正常,再取6剂,诸症皆除。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照常参加工作。

    附任继学简介:生于1926年,吉林扶余市人。现为长春中医学院教授,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等。任氏15岁从师当地名医,习医五载,尽得其传。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开始行医。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医疗及中医高级人材的培养工作。理论联系实践,临床经验丰富。

    通讯地址:长春中医学院。邮码:130021。

更多中药材
  •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42岁的男性,他来找我的时候主要表现就是这个,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个胀闷,还有呢就是平时工作的时候容易生气,心烦,晚上睡觉呢也是特别容易做噩梦。我看了一下他的脉象呢,是弦滑脉,苔是白腻,有齿痕。从上面这些表现呢,中医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