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降脂机理研究突破“瓶颈”

    中药调脂的途径有哪些?中药调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由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系主任沃兴德教授主持的课题组新近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爪蟾卵母细胞的基因表达和降脂中药的高效选择》得出结论:不同降脂中药具不同的作用途径。该研究已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2篇,为开发通过不同途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新药打下了良好基础,并获得2006年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目标:建立一个研究实验平台

    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过去的20多年中坚持从事“脂与脂蛋白代谢的研究”和“中药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发现中药中有许多降血脂的方剂、药物和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它们具有毒性低、疗效确切等优点。科研人员已经从外周血中证实了这些药物的调脂作用,但不知道它们确切的作用途径,因而无法改进方剂的配伍,无法更有效地提取有效成分以及对有效成分的结构进行改造。

    基于有机体的复杂性,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不是单因素的,因此药物作用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具有调脂作用的中药不是通过一个固定的途径,而是通过不同途径起到调脂作用,因此在临床需要对不同病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为了研究其代谢途径及作用机理,必须建立一个研究的实验平台和设计一个好的实验方法。课题组从细胞信号调控途径入手,在爪蟾卵母细胞中建立了人类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信号调控系统,作为中药降脂作用机理研究和高效选择的实验平台。

    成果:突破调脂作用研究“瓶颈”

    研究人员构建了三个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即LDL受体调控系统(研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PPARγ-PPRE调控系统(研究脂蛋白脂酶)、SRad-SRap调控系统(研究SR-A1清道夫受体),并将上述三个基因调控表达质粒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注入爪蟾卵母细胞,通过荧光测定证明爪蟾卵母细胞具备基因表达的全部元件,能有效地表达所构建的三个基因,可以作为调脂中药高效选择和作用机理研究的实验平台。

    研究人员应用多种调脂中药的有效成分与不同基因质粒构建的爪蟾卵母细胞共孵育,分析研究不同调脂中药的作用机制。实验证明,姜黄素通过SRE-1调控途径上调LDL受体活性起到降胆固醇的作用;山楂叶总黄酮通过PPARγ-PPRE调控系统增加了脂蛋白脂酶表达,达到降甘油三酯作用;丹参酮和川芎嗪主要通过SRad-SRap调控系统抑制SR-A1清道夫受体过量表达,抑制了巨噬细胞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过量摄取,避免过多转化为泡沫细胞。这些发现揭示了中药调脂作用环节靶点不同,为中药调控脂质代谢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前景:提升中药现代研究水平

    目前,有关调脂中药的研究,绝大多数停留在血脂水平测定或单个基因表达对血脂的影响上。该研究建立了多个脂代谢基因表达的调控系统,从多个不同环节、不同靶点筛选中药或中药成分,为中医复方治疗高脂血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更多中药材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