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证见解

    肾病综合征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但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且易复发。加用免疫抑制剂虽可减少复发,但又有降低生殖能力的副作用。笔者通过对本病的中药治疗,获得了一些临床见解,现阐述如下。

    立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皮下组织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腔、腹腔及阴囊鞘膜积液。症见全身水肿、按之凹陷、气短乏力、头晕、腹满纳差、恶心呕吐、小便短少、时有腹泻、舌苔白滑、脉象沉细。从临床症状上讲,可归属于中医的“水肿”、“肾风”和“虚劳”等疾病的范畴。

    从病机上讲,水液的代谢障碍是本病的发病根源。而水液的运化、输布和排泄,主要与脾、肺、肾三脏有关。在三脏中,惟脾位于中焦,且主运化水湿。若脾阳受损,土不制水,水湿外溢,必致水肿。若病失治,脾阳虚进一步发展,渐侵及肾,损伤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证,可见尿少、胸水、腹水、外阴水肿等临床表现。总之,脾阳不振,土残水滥是本病辨证的关键。正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其中,湿指水湿;肿指肢肿,甚或全身浮肿;满指胸满(水)、腹满(水)。

    立法:笔者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脾,辨证为脾阳不振,脾阳虚损的程度决定了本病的转归方向。若受损的脾阳得到纠正,则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趋于康复;若脾阳得不到补充,或误治、失治,致使脾阳虚损及肾,而成脾肾二阳俱虚,则疾病会进一步恶化,病情加重。因此,温补脾阳应始终贯穿于本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温脾以运水,达到祛除水肿,消除尿蛋白的目的。

    关于如何健脾补肾,许叔微有“补脾不如补肾”,孙思邈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说。两者在论述其治法上各有侧重。前者乃指治脾应治其本,如脾阳不足应补肾阳,而后者指肾病应治后天(脾),用后天补先天(肾)。这两位大医家的着眼点不同,其侧重点亦因之各异,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当见到脾肾同病时,必有一脏是主要的。临证时当分辨清楚,何时健脾,何时补肾,何时双补。笔者之见,在全身浮肿,尿量不少时以补脾为主;若尿量减少,出现胸水、腹水、外阴水肿时,要以脾肾双补为主。

    2003年04月04日《中国医药报》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有心慌、胸闷、气短的情况,严重的还伴有疼痛,去医院检查做心电图都是正常,于是西医诊断为说你这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只要有心慌,胸闷,气短伴疼痛的症状,无论西医诊断如何,中医都统称为胸痹,那中医治疗胸痹的思路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我们北方冬......
  • 这些是高血压患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高血压的血压都忽高忽低,控制不稳定的时候我不建议进行锻炼,或者是血压高于160/100mmhg汞柱的时候,建议你尽可能的保持静息状态,避免运动,等血压控制在平稳以后,低于150/90mmhg汞柱的时候可以渐......
  • 膝盖是一个特别怕凉的一个结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膝盖不好,就会觉得这一着点儿凉马上就不行了。怎么办呢?教你一个妙招,就是热敷,热敷的时候可以简单就用海盐,这种盐袋子里面装的这种粗盐粒子,然后加热一下之后敷腿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要烫伤,......
  •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治疗绝大部分类型的颈椎病。那么也可以配合中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效果会更好,同时注意姿势。比如说我们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还有一类很常见这个交感神经刺激。这一类的颈椎病,它这个症状从头到脚都会有,这一类效果是......
  • 拉肚子是可以减肥的,但是它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它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身体里的水分,对身体的危害较大。长期腹泻是吃进去的食物营养和水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就排出体外,容易导致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导致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果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