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认识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称这个病为“痹证”,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脉,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大量文献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故外邪易于入侵;患病之后,又无力驱邪外出,以致风寒湿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血脉而为痹证。因此,体虚是本病重要的内在因素,而风、寒、湿、热之邪通常地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也有些病人平时体质尚好,但由于久居严寒之地,又缺乏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或者住地潮湿、睡卧当风、冲风冒雨、水中作业等等,日久也可积而为病。由于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阻闭经络,深入骨节,而致根深难除,痹证晚期所见到的关节肿胀、畸形,多为痰瘀交阻于骨节之间所致。

    本病患者可表现为大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困难,呈游走性发作。急性期过后,关节完全恢复正常。若转为慢性,则关节、肌肉经常酸痛,遇潮湿和寒冷时疼痛加剧。中医治疗此病,以祛邪通络为主。

    如果病人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并涉及较多关节,肢体屈伸不利,伴有发热、怕风或见汗出,舌苔薄白,属于风痹,治以祛风通络,散寒利湿,可用追风活络丸治疗。如果病人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痛处皮色不红不热,得热则痛减,关节屈伸不利,属于寒痹,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可用小活络丹治疗。若病人表现为肢体疼痛,痛处固定不移或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属于湿痹,治以利湿活络,祛风散寒,可用桐丸治疗。若病人表现为关节疼痛不可触,痛处红肿灼热,不能活动,常伴有发热、怕风、舌质红、苔黄,属热痹,治以清热利湿,活血散风,可用当归拈痛丸治疗。若初期发热明显者,可先选用银翘解毒丸治疗。若病人主要表现为体弱消瘦,眩晕乏力,腰疲,关节疼痛、肿大,或肢节僵硬、活动受限,属顽痹,治以补益气血、化瘀通络,可用薯蓣丸治疗。若痹证日久,有肢体关节疼痛,肢麻无力,腰背酸痛等,宜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可用独活寄生丸治疗。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还可采用针灸、按摩或热熨法治疗,此外,食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更多中药材
  • 这是一个46岁的女性患者,她来的时候啊,主要症状就是这个,偏瘦,身体还特别困窘,每天觉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觉呢,身体就是特别发凉,然后乏力,还容易紧张啊,入睡难,多梦,头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觉是有点肿,但是不是明显浮肿那一类。然后......
  • 那么首先第一个呢,就是四君子汤,我们叫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补气虚的啊,在方剂学当中,补气虚的第一方就是生猪、茯苓、甘草四味药,那么这个可以补人体气虚,这里边呢,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是中医这个补气呀和祛湿的关系,一般来说,气虚容易生成湿气,湿......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50多岁的一个女性,她来的时候跟我说,就是这个体质状况,就是怕冷,乏力,有时候打嗝嗳气,有时候呢还有胸闷,总爱跟这个女儿生气,这母女俩也总吵架,晚上呢失眠,她这个。情况啊,他之前呢,到那个诊所去看过中医,也吃过一段时间中药......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临床案例,这是一个女性患者, 59岁,她的主要症状呢就是口粘腻,口渴口干,颈肩腰痛,还有那个大便粘呢,肠子咕咕响,怕冷,移动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难,多梦啊,有时候经常做噩梦,眼前还有飞蚊症,容易眼睛流泪,还有手指麻,手指和......
  • 大家好,春天呢,中医认为属木,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些树木啊,草木啊都开始生长发芽了,那么这个时候呢,人体呢,也会出现这个木气偏旺的情况,人体的木呢,中医认为对应着我们的肝,肝属木,这个时候肝木偏旺,郁而化火的情况比较多见了,那么最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