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是药三分毒——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主任药师赵仲坤教授

    是药三分毒

    ——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主任药师赵仲坤教授

    2003年11月17日

    目前,临床使用中药和中西药合用已相当普遍。某大医院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资料显示: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的品种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不少患者,甚至少数医生错误地认为中药无任何毒副作用,从而导致中药使用不合理,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中国药学会理事、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药师赵仲坤教授介绍:何首乌、蜈蚣、苍耳子、壮骨关节丸、克银丸、消银丸、消癣宁、天麻丸、消咳喘、大活络丸、华陀再造丸、养阴清肺糖浆等均可引起肝脏损害,临床表现为乏力、发热、皮肤瘙痒、皮疹、纳差、肝功能异常、黄疸、胆汁瘀积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出血、昏迷乃至死亡。银杏叶的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云南灯盏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针、鱼腥草针、牡蛎、水蛭、桑寄生、酸枣仁、茯苓、丹参、三七、绞股蓝等可致全身皮肤红疹、瘙痒、肿胀、寒颤高热、头昏、胸闷、关节疼痛等过敏反应。心脉宁片、猪苓多糖、五味子糖浆、康妇消炎栓、消肿片、葫芦素、月见草油胶丸、补骨脂酊等可致头昏、头痛、耳鸣、弥漫性红疹、寒战、胸闷、心悸、呼吸急促、休克等症状。雷公滕多甙、海马、麝香、蜈蚣、草乌、天麻、朱砂、强力痔根断、蚂蚁丸、喜树碱、腹蛇抗栓酶等可引起肾脏损害,产生蛋白尿、管型尿、血尿、腹痛、腹泻、浮肿、窦性心动过速等症状。川乌、草乌、山慈姑、罂粟壳、红茴香根皮、山豆根、胡蔓滕、益母草、雄黄、硫磺等可致皮肤潮红、心烦不宁、呕血,并伴恶寒、发热、腹痛、腹泻、腰痛、尿频、尿痛、血尿,抽搐、昏迷、呼吸衰竭、心律不齐、肾功能损害等。此外,如果过量使用中药,会很容易发生毒性反应,如巴豆常用量可通便去积,过量使用则会水泻不止,有生命危险;白果含有微量氢氰酸,服用过量会出现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 肤青紫、瞳孔散大,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有人服用人参、甘草后导致胃部胀满,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等。中药木通含有的马兜铃酸可损害人体肾小管及肾间质,引起近端肾小管刷状缘脱落坏死,出现肾性糖尿和低分子蛋白尿,并有致癌作用。小柴胡汤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中药双黄连粉针可致过敏、高热、白细胞减少等症状。蝉蜕可引起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可伴腹胀、肠鸣等。番泻叶可致癫痫样发作,突然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呼之不应等症。川芎会产生剧烈头痛、呕吐。过量服用胖大海、三黄片可致小腹胀痛、血尿等症状。长期服用甘草合剂可导致低血钾症。柴胡针与安痛定针混合肌注可致过敏性休克。六神丸、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致药热反应等。

    赵仲坤教授强调指出:在服用中药时,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是吃药应遵照医嘱,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机体状况等因素来选择中药,并控制好剂量、剂型及服法,切勿滥用中药。对于孕妇、老弱者、儿童及过敏体质者,特别是对中药或植物花粉过敏者,以及家族中有变态反应史者,在服用中药或中成药时要更加注意和谨慎。

更多中药材
  • 便秘呢,看似简单,治疗起来是比较疑难的,比方说有一些患者,他是习惯性便秘,用药一段时间缓解了,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发作,患者就没有这个耐心啊去调理自己这个便秘了。中医对便秘啊,它是有分型论治的,跟患者的身体。不同状态啊,每一个患者有自己的体质特......
  • 有时候我看一看大家的留言呢,有的这这样一个患者,说是他是33岁,一个男性,这个脑力工作者平时就是坐在办公室,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问我算不算病。就是经常性的这个手脚心发热,他工作压力比较大,整天有些心烦意乱,还没有精气神儿,所以就这个问题呢,......
  • 中医是需要辨别一下,虚主要是气血阴阳。气虚呢?简单跟大家说就是气力不足,气属于功能,你在某些方面的功能不足,任何一方面中医都叫做气虚。血虚呢,跟气血而言呢,就是是由于血虚导致的功能不足,或者说功能还可以,但是血液的营养不足,会导致你容易功能......
  • 大家在网上今天可能看到一个,有一个说的是大胃王,为了吸引人眼球啊,就表演这样的节目,国家出这个政策了,禁止再表演这样的节目了是吧?一个是作秀还是浪费粮食,那么今天我就从医学这个角度啊,跟大家说这个暴饮暴食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中医认为......
  • 然后这个患者肝气郁滞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经常吃一些药,有时有点儿效果,但是总是反反复复不太好,这个是为什么呢?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肝气郁滞的一些特点啊,第一个就是病情变化多样,症状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今天是胃疼,明天是头疼,发脾气,吃不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