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保证用药安全请遵医嘱

    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请遵医嘱”是常见的提醒语之一,在药品广告中,也常有类似“遵医嘱”的提醒。为什么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医嘱如此重要?

    所谓医嘱,包括处方和口头告诫,一般记录在门诊或住院病历上。其内容包括药品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那么,作为患者在执行医嘱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1.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小剂量。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用药剂量越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越高,作用也就越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就越高。我们把既可获得良好疗效而又比较安全的药物使用剂量称为治疗量、常用量。此外,临床还对某些作用强烈、毒性较大的药物规定了极量。极量就是已达到了最大治疗作用而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超过“极量”就可能中毒。

    2.同一药物因所治疾病不同,使用剂量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大家最熟悉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一般每次300~600毫克,每日3次;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每次600~1000毫克,每日3~4次;用于预防心肌梗塞,每日1次,每次50~100毫克;用于预防脑梗塞时,每次150~300毫克,每日1次。这就是“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3.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所用剂量也会不相同。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需要,一种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以口服片剂为例,就有普通片、缓释片、咀嚼片等等。例如,治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心痛定),普通片,每次10毫克,每日3次;如用控释片(拜新同,每片含硝苯地平30毫克),则每次1片,每日3次。所以,患者在服药时,一定要仔细看清药品的剂量和规格。

    4.注意用药的疗程,不能随意缩短或延长疗程。疗程就是用药的期限或时间的长短,它取决于病情的发展变化。如高血压患者,一般需终生服药,不能停停用用。又如普通细菌、病毒感染的治疗,其疗程比较短,一般1周左右即可治愈。

    5.用药剂量、疗程应根据人群的差异以及病情的发展,作适当调整。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此时应适当减少剂量。而对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都应酌情减量。当然这些具体问题都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6.注意合并用药所发生的问题。一个患者同时服用几种药品(包括中西药)是很普遍的事情,但这些药物之间有什么影响却常常不为人们所注意。有些药物一起使用可以起到“协同”增强疗效的效果,但有些却能增加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害。所以,患者在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时,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

    疾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医生常常要综合考虑病人的整体情况,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有时还要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和治疗。但现在病人自己给自己开“处方”的现象十分常见。我国是一个药品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药品滥用大国。城镇人口特别是公费和劳保医疗人群滥用药物成风。诸如小病大治、过度用药、自愈性疾病滥治、疾病后遗症硬治、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滥用甚至联用多种抗生素等等。

    事实上,不遵医嘱,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患者本人。有些患者时常抱怨治疗效果不好,原因之一就是不遵医嘱。医生用药犹如厨师炒菜,一样的油盐酱醋,厨师用来炒菜就比一般人做的好吃,时机、火候、用量是关键。所以,在此提醒广大患者,当您用药时,务必“请遵医嘱”。

更多中药材
  •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外面的零食小摊上面吃很多的一些不是特别健康的食物,虽然知道它们或许对身体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么,长期持续,就会出现一些慢性腹泻或者是便秘的症状,所以大家也许对番泻叶并不会陌生;那么,番泻叶的功效与禁忌是......
  • 牵牛子就是牵牛花,到了夏天随处可见。牵牛子一般有紫色的,粉红色的,白色的,颜色极为艳丽,特别好看;牵牛子像一个小喇叭,样子也很特别;其实牵牛子不仅仅能够作为花卉来观赏,也可以用作中药来治病呢,主要用来除去肚子里的寄生虫,因为牵牛子的味道有花......
  • 牵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圆叶牵牛的种子,牵牛子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牵牛子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孕妇及气虚脾虚者忌服牵牛子。药物名称:牵牛子别名:黑丑、白丑、二丑......
  • 手脱皮是怎么回事呢,对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对人体有这样现象的时候,如果是轻微的,保持肌肤干燥就可以进行改善,那要是严重的话,也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让手脱皮变得不在那么严重,而且不会引发出其他皮肤疾病,使得身体可以......
  • 食物在生活中很常见到,不同的食物对人体帮助上,也是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对食物选择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进行,那提高性能力的食物都有什么呢,对这个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这类食物在选择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男性,更是要注意对食物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