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警惕药物引起精神障碍

    目前临床上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多,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停药或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有的则很严重,可致死或致慢性医源性疾病。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也较易发现和认识,常为人们所熟悉和关注。但对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人们往往认识不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药物引起的精神异常屡见不鲜。对此,药店药师应该熟知,以便在顾客前来购药时为其做好用药指导。

    通常人们对服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或癫痫作用的氯丙嗪、安定、鲁米那、苯巴比妥或抗抑郁的多虑平、丙咪嗪等药物容易导致精神异常较为熟悉,而对有些常用药物也能引起精神异常则并不知晓,而且这些常用药物引起的精神异常不容易被人察觉。能够引起精神障碍的常用药物有:

    心血管药物

    洋地黄可引起患者坐立不安、情感淡漠、彩色性幻视、认知障碍,甚至谵妄;利多卡因、奎尼丁可引起行为反常、烦躁、痴呆、胡言乱语;胺碘酮则可致幻听、多语、行为冲动、自责妄想等;利血平可引起抑郁;哌唑嗪可引起谵妄和幻听;硝苯地平可引起躁狂、偏执-幻觉性精神障碍和严重抑郁;心得安、卡托普利、维脑路通、可乐定、哌唑嗪、慢心律等也可干扰心理活动。

    消化系统药物

    治疗溃疡的西米替丁可导致头晕、疲乏、嗜睡、智能缺损,少数还可以引起烦躁、幻觉、妄想、记忆障碍;雷尼替丁也能引起焦虑、健忘、意志消沉;氨茶碱还可致昏睡甚至昏迷,也可兴奋神经而致惊厥。

    糖皮质激素类

    据统计,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大约5%的用药者有心理反常,其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欣快感、坐立不安、妄想和失眠;大剂量服用可导致严重精神障碍,如躁狂行为、偏执意念、人格解体、重度抑郁并伴自杀行为,偶可引起意识模糊。

    抗菌药物

    大剂量服用青霉素可引起焦虑不安、意识混乱、抽搐等;庆大霉素可致幻觉、兴奋、恐惧、失眠、自言自语、语无伦次等;头孢唑啉、磺胺类还伴有错觉、身体协调运动障碍;利福平、异烟肼可导致烦躁、尖叫、答非所问;甲硝唑偶致语言混乱、妄想行为、人格改变等。

    抗病毒药

    金刚烷胺可引起躁狂、抑郁、谵妄、嗜睡、噩梦、夜惊和攻击行为等精神障碍;阿昔洛韦也可引起幻觉、偏执意念、嗜睡,甚至偏执妄想和自杀念头。

    抗癌药

    有报道称,干扰素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偏执状态、躁狂、抑郁、精神错乱、发作性知觉改变和异食症;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白介素-2也可引起抑郁、谵妄等精神障碍。

    解热镇痛药

    消炎痛、芬必得、萘普酮、阿司匹林等可导致老年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人格变化。

    此外,胰岛素、降糖灵、甲氨蝶呤、安络血、口服避孕药、复方氨基酸、普鲁卡因等偶可引起精神与情绪反常,长期服用者需加以注意。

更多中药材
  •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
  • 说到肾虚,大家都很熟悉。腰痛是肾虚吗?肾虚是肾脏问题吗?肾虚会导致透析吗?什么是肾虚,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肾虚。肾脏是人体的先天性基础,任何疾病在特异性表现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肾脏缺乏的表现。肾脏精气的强度是影响人类衰老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长期疾......
  • 蜂蜜,也被称为冬季酿造。这主要是因为蜜蜂收集和酿造的困难。宋代大诗人苏哲在《第二韵王适元日,曹焕的第二首歌》中写道:井底屠酥浸泡老方,冬季在床头酿造琼浆。蜂蜜采用百花精华,被称为女性美容圣药。经常吃蜂蜜可以让人们脸像桃花。它对妇女、年轻人,......
  • 咳嗽有两种: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鼻炎引起,并吸入刺激性物质。因此,急性咳嗽通常伴随着因素的恢复而改善。与急性咳嗽相比,引起慢性咳嗽的因素很多,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涕倒流、支气管扩张等,以及肿瘤、心脏病和......
  • 在炎热的夏天,西瓜可以被视为最受欢迎的纯天然饮料。在中医中,它被称为天然白虎汤,是清热、解暑、利尿的好产品。然而,西瓜并不适合所有人,以下人应该受到限制:体质弱,容易疲劳,怕冷的人。西瓜性寒,以上人群体质虚寒,阳气虚弱,多吃会寒上加寒。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