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胺碘酮+β阻滞剂可减少ICD电击

    胺碘酮与β阻滞剂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埋藏式心脏除颤器引起的电击,这是加拿大学者近日发表在JAMA(2006,295:165)上的一项研究结果。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通过发出高压电流电击终止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减少病人因持续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但ICD电击有痛感,并且病人可能受到多重ICD电击。这会使病人感到不适并可使电池提前耗竭。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有减少适当和不适当电击的作用,但它们预防电击的疗效尚不清楚。加拿大McMaster大学Connolly医师和同事比较了胺碘酮+β阻滞剂、索他洛尔或标准治疗(单用β阻滞剂),预防ICD电击的效果。

    该随机对照试验从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期间,纳入来自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瑞典和奥地利39个ICD中心的412例病人,这些病人接受ICD置入在21天之内,并有可诱导或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VT)或室颤。病人随机接受胺碘酮+β阻滞剂、单用索他洛尔或单用β阻滞剂,共1年。

    结果显示,β阻滞剂组电击发生率为38.5%,索他洛尔组为24.3%,胺碘酮+β阻滞剂组为10.3%。后两组电击发生率减少。与单用β阻滞剂相比,胺碘酮+β阻滞剂组电击危险显著减少,HR为0.27;索他洛尔组HR为0.43。索他洛尔与单用β阻滞剂相比,电击有减少的趋势(HR为0.61)。

    肺与甲状腺的不良事件以及心动过缓症状,胺碘酮+β阻滞剂组病人更常见。

    研究者结论认为,电击通常发生在置入ICD后的第一年,胺碘酮+β阻滞剂组预防这类电击比索他洛尔更有效,但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亦增加,因此,治疗的决策应个体化。

更多中药材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