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强效肠道抗生素利福昔明

    腹泻被认为是五大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是感染性腹泻的高危人群。利福昔明(Rifaximin)为最近上市的第一个非氨基糖苷类广谱、强效肠道抗生素,是治疗各种急、慢性感染性腹泻的有效药物。

    药理作用

    利福昔明系利福霉素的衍生物,通过与细菌DNA聚合酶的β-亚单位不可逆地结合而抑制细菌RNA的合成,最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对其抗菌活性的研究资料显示,利福昔明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感染具有较好作用:对革兰氏阳性需氧菌中金黄色化脓性葡萄球菌,对革兰氏阴性不规则需氧菌中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球菌,对革兰氏阴性厌氧菌中的拟杆菌均有高度活性。对以上病原菌的活性均明显高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药代动力学

    利福昔明用于肠道的局部治疗,动力学研究证实口服后基本无系统吸收。大鼠单次口服利福昔明100千克/千克后,在血清及肝脏中仅存在少量药物(0.2微克/毫升和9.6微克/毫升),单次口服利福昔明25毫克/千克后72小时,在粪便中的回收率为53.4%,尿中的回收率为0.29%。18名健康男性口服单剂量400毫克利福昔明4小时后,其中9名血浆中测不到利福昔明,48小时后仅有不足0.025%的利福昔明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临床评价

    利福昔明可用于急慢性肠道感染、小肠结肠炎、腹泻综合征、旅行性腹泻和夏季腹泻等,也可用于术前、术后肠道预防用药及血氨过多、门静脉系统脑炎、肝昏迷等。一项治疗急性肠道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评价了利福昔明治疗203例成人急性肠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中试验组101例,用利福昔明每次400毫克;对照组102例,用环丙沙星每次200毫克。第1日3次,第2、3日为每日两次,疗程3天。结果显示:在治疗急性肠道感染中,利福昔明与环丙沙星在止泻率,止泻时间,大便常规、性状及次数的复常率和主要伴随症状的缓解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利福昔明组的显效率为85.l%,环丙沙星组的显效率为82.4%,两者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昔明组的总有效率为94.1%,环丙沙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两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73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与3.9%。表明利福昔明与环丙沙星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在统计学检验上无意义,利福昔明治疗成人急性肠道感染与环丙沙星一样安全、有效。另外,资料还显示,肝性脑病患者口服利福昔明每日1200毫克,连续用药15天后,血氨下降,神经症状减轻,意识状态改善,其作用较乳果糖(每日60克)或新霉素(每日3000毫克)更迅速。在大肠外科手术前3天开始口服利福昔明每日600~800毫克,结果患者大便中某些需氧菌和厌氧菌明显减少。另一项研究对209例旅客随机分别服用利福昔明1日3次,或安慰剂,连续两周。结果显示,服利福昔明者85%在两周内未染上腹泻;而安慰剂组仅有42%的人免受感染,表明利福昔明预防旅行性腹泻有明显疗效。

    药物安全性

    由于利福昔明在肠道不吸收,故口服后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有良好的耐受性。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胀、腹痛、恶心和呕吐,发生率较低。大剂量长期用药,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荨麻疹样皮肤反应,偶有引起头痛、水肿的报道。肝性脑病患者服用该药后可出现体重下降、血清钾和血清钠浓度轻度升高。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比,该药不损伤听觉功能,不会引起肾功能不全,不破坏乳酸杆菌,可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有效避免二重感染。使用时应注意长期大剂量用药或肠黏膜受损时会有极少量吸收,导致尿液呈粉红色。该药禁用于有严重肠溃疡或梗阻的患者。

更多中药材
  • 胃癌复发的原因是需要广大患者及家属特别注意的事情。因为以往胃癌在手术治疗后很容易复发,而且复发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如果想要避免癌症复发,就要避免以下胃癌复发的原因。胃癌复发的原因一:手术治疗不够彻底 有少数医生只注重近斯疗效,单纯......
  • 手术是胃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治疗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胃癌术后并发症也时有发生,这给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了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这样胃癌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不要恐慌,积极的处理是关键。那么胃癌术后可出现哪些并发症?胃癌术后并发......
  • 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胃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胃癌病变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无转移至有转移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因此早期,进展期乃至晚期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不仅如此,各期之间症状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变已届进展期,但症状尚不明显,......
  •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吸烟、酗酒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A型血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
  •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