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黄酮类抗DM的作用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其中以黄酮类最受重视,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其对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

    抗脂质过氧化及代谢紊乱

    槲皮素(QU)200毫克/千克给糖尿病大鼠每日腹腔注射,能显着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同时能显着地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而对正常大鼠血糖无影响。对肾组织上过氧化脂质(LPO)及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脂质过氧化物加荧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肾小球基底膜和基质增生均有改善,可能是QU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机制。

    金雀异黄素、大豆苷元、金雀异黄苷和大豆黄酮苷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对过氧化亚硝酸盐诱导的大鼠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模型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水飞蓟素(SE)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和肾脏组织非酶糖化及氧化,从而控制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肾病。从甘草中分离得到的7个黄酮化合物,其中光干草定对氧化的LDL抗氧化作用最强,特别是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损坏起到关键性的抑制作用。橙皮苷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和形态有一定影响,对糖尿病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与氨基胍相似的作用。

    促胰岛素分泌

    茴香籽总黄酮是茴香种子的主要有效成分,约含黄酮8%,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可能途径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水芹黄酮可使正常动物血糖降低,并促进正常动物及高血糖动物胰岛素释放(P<0.05,P<0.01),还可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P<0.01)及升高糖尿病动物降低的胰淀粉酶水平(P<0.01)。

    抑制醛糖还原酶

    黄芩苷是有效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可使肾病大鼠肾脏醛糖还原酶(AR)活性明显下降,尿蛋白呈下降趋势,肾小球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槲皮素对AR有一定的抑制。中药苦骨根的提取物主含异黄酮,通过抑制葡萄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性酶——AR的活性而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白内障。

    改善微循环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非常广泛,微血管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基膜增厚,伴有微循环异常。通过检测锝标记的白蛋白的滞留时间和所测得的参数,考察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果发现番叶木苷能增强糖尿病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其他

    一些黄酮类可促进糖原恢复正常水平,增加细胞、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摄取,纠正糖代谢紊乱。桑叶富含黄酮类,将200毫克/千克桑叶提取物腹腔注射于STZ小鼠,可促进外周细胞利用葡萄糖。杨梅素可促进脂肪细胞对糖的摄取。由于炎症细胞浸润可导致胰腺β细胞损坏,给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大鼠模型用番叶木苷500毫克,结果显示其抗炎、抗自由基及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与未给药组有明显差别。金雀异黄素、大豆苷元、大豆黄酮苷也显示出一定的抗炎作用。

    目前,对黄酮类化合物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理作用研究大多在实验阶段,临床试验仅是少部分。黄酮类化合物药源开发,提取新的有效成分及药理药效,使临床应用范围扩张,国内外都十分重视。由于天然植物或药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毒性小,不仅可降低血糖,且可抑制并发症的发展。

更多中药材
  • 相信我们都有睡觉之前泡脚的习惯,对于睡前泡脚其实有很多的好处,能帮助我们缓解一天的疲劳,对于很多患有疾病的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都知道中药材其实有很多的功效,所以现在的人们常常利用中药材泡脚,对于不同的中草药其实效果是不同的。那么......
  • 耳鸣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疾病了,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居多,但是在最近几年来,很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耳鸣的症状,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症状,发现了以后需要及时的来治疗,不然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治疗耳鸣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很多的人都比较信赖中医的治......
  • 石决明大家应该都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药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够帮助平肝去热,对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现在有很多的中医师,非常常用这种中药,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这些中药方剂的使用过程中,自己应该要怎么样运用才是比较合理的......
  • 柠檬草和玫瑰醋听起来就是一种草,其实是一味药,柠檬草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柠檬草在生活中可以见得到,但是真正利用并服用,柠檬草不必玫瑰艳丽它其貌不扬,但功效却不凡,作为一种草药,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尤其是柠檬草泡水之后服下对人体有益,柠檬草......
  •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缘。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5至7月花尚未开、叶正茂盛时,采叶阴干。艾叶多皱缩,有短柄,完整叶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