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慷
抗
槺
漮
犺
砊
穅
粇
糠
躿
邟
鈧
鏮
钪
閌
闶
鱇
㝩
㰠
㱂
䡉
鯌
丂
尻
嵪
廤
拷
攷
栲
洘
烤
犒
考
銬
铐
靠
髛
鮳
鲓
䐧
䯪
匼
峇
疴
痾
鈳
钶
嶱
牁
牱
錁
咳
頦
颏
嗑
嵑
渴
苛
蚵
稞
礊
溘
磕
礚
克
兣
刻
勀
勊
厼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赋
赙
赴
趺
跗
踾
輔
輹
輻
辅
辐
邞
郙
郛
鄜
yù
銉
拼音:
yu
注音:
ㄩˋ
部首笔画:
8
总笔画:
1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釒
造字法:
五笔86:
QVFH
五笔98:
QVGH
五行:
Unicode:
U+9289
四角号码:
85107
仓颉输入法:
CLQ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銉字拼音(带声调)
yù
銉字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折横横横横竖
基本解释
●
銉
yù ㄩˋ
◎ 针。
汉语字典
[①][yù][《廣韻》餘律切,入術,以。]针。[②][sì]同“肆1”。古代乐器悬钟的单位。一肆为十六枚。
音韵参考
[广 韵]:餘律切,入6術,yù,臻合三入諄以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銉;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04第10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𠀤音聿。針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