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䓫
䓽
䗁
䚐
䜞
䝸
䞘
䟇
䟌
䠏
䢋
䢳
䣢
䤒
䤠
䦇
䨖
䩯
䪢
䮺
䯂
䰏
䲯
䳭
䶓
䶩
夹
鉀
家
賈
贾
钾
鴶
价
佳
假
傢
價
加
叚
唊
嗧
嘉
圿
夾
婽
嫁
岬
幏
徦
忦
恝
戛
戞
扴
抸
拁
斚
斝
架
枷
梜
椵
榎
榢
槚
檟
毠
泇
浃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鲴
鴣
鶻
鸪
鹘
鼓
鼔
㒴
㚉
㧽
㯏
㼋
㽽
㾶
䀇
lì
櫔
拼音:
li
注音:
ㄌㄧˋ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1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木
造字法:
五笔86:
SDAY
五笔98:
SDAY
五行:
Unicode:
U+6AD4
四角号码:
41927
仓颉输入法:
DMTB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櫔字拼音(带声调)
lì
櫔字笔顺
横竖撇捺横撇横竖竖竖折横横竖折竖横捺
基本解释
●
櫔
lì ㄌㄧˋ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像板栗。
汉语字典
[①][lì][《廣韻》力制切,去祭,來。]木名。
音韵参考
[广 韵]:力制切,去13祭,lì,蟹開三去祭A來[国 语]:lì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櫔;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560第07
【唐韻】【集韻】𠀤力制切,音例。木名。實如栗。【山海經】歷兒之山,其上多櫔,方莖而圓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楝,服之不忘。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