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傚
削
効
咲
哓
哮
啸
嘋
嘯
嘵
嚻
囂
婋
孝
宯
宵
小
崤
庨
彇
恔
憢
撨
效
敩
晓
暁
曉
枭
枵
梟
櫹
歊
歗
殽
毊
洨
消
涍
淆
潇
瀟
灱
灲
烋
焇
熽
猇
獢
痚
痟
皢
硣
穘
窙
笑
筱
筿
箫
篠
簘
簫
绡
肖
膮
萧
蕭
虈
虓
蟏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㟠
㟵
㽘
䚗
䴚
勂
吿
告
夰
峼
搞
杲
槀
槁
槔
qú
螶
拼音:
qu
注音:
ㄑㄩˊ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虫
造字法:
五笔86:
ANJJ
五笔98:
ANJJ
五行:
Unicode:
U+87B6
四角号码:
71136
仓颉输入法:
SSLI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螶字拼音(带声调)
qú
螶字笔顺
横折横折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
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qú][《廣韻》强魚切,平魚,羣。]见“螶”。
音韵参考
[广 韵]:強魚切,上平9魚,qú,遇開三平魚群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螶;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95第07
【唐韻】强魚切【集韻】求於切,𠀤音渠。螶𧐋。詳𧐋字註。 又【集韻】其呂切,音巨。獸名。 【詩疏】本作渠。【說文】作螶。或作蟝、𧕎。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