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奄
妍
妟
姲
姸
娫
娮
嫣
嬊
嬮
嬿
孍
宴
岩
崦
嵃
嵒
嵓
嶖
巌
巖
巗
巘
巚
延
弇
彥
彦
恹
愝
懕
懨
戭
扊
抁
掩
揅
揜
敥
昖
晏
暥
曕
曣
曮
棪
椻
椼
楌
樮
檿
櫩
歅
沇
沿
淹
渰
渷
湮
滟
演
漹
灎
灔
灧
灩
烟
焉
焔
焰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袈
袷
裌
豭
貑
跏
迦
郏
郟
鉫
鋏
鎵
铗
镓
頬
suō
莏
拼音:
suo
注音:
ㄙㄨㄛ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0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RIT
五笔98:
ARIT
五行:
Unicode:
U+838F
四角号码:
44529
仓颉输入法:
TQFH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莏字拼音(带声调)
suō
莏字笔顺
横竖竖横竖横竖撇捺撇
基本解释
●
莏
suō ㄙㄨㄛˉ
◎ 〔捼莏〕两手相摩。
汉语字典
[①][suō][《廣韻》蘇禾切,平戈,心。]见“捼莏”。
音韵参考
[粤 语]:co1so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莏;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33第33
【唐韻】蘇禾切,同莎。【玉篇】手挼莏也。【詩·周南疏】《阮孝緒·字略》云:煩潤猶挼莏也。【黃庭堅詩】挼莏殘菊更傳杯。○按《集韻》又作宣爲切,音與莎異,而捼莏義同。攷挼、莏二字本疉韻,支、歌二韻俱互見,挼字在支韻,則莎音綏,在歌韻則當爲莎。又按莏卽挱字,應歸手部,然唐人已收艸部,今仍兩部互見。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