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屹
异
芅
衣
迆
钇
乙
一
义
已
弋
亿
艺
以
忆
刈
仪
佁
杝
佚
邑
攺
苡
坄
矣
冝
劮
医
吚
呓
壱
乁
乂
弌
辷
仡
匇
匜
肊
宐
役
抑
杙
沂
耴
苅
译
诒
狋
饴
迤
迱
佾
侇
依
呭
呹
宜
峄
怈
怡
怿
易
枍
沶
泆
炈
祎
秇
绎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魺
鲄
鶡
鶴
鸖
鹖
鹤
齕
龁
龢
㓭
㔠
㕡
㕰
㥺
pī
伓
拼音:
pi
注音:
ㄆㄧ
部首笔画:
2
总笔画:
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亻
造字法:
形声
五笔86:
WGIY
五笔98:
WDHY
五行:
Unicode:
U+4F13
四角号码:
21290
仓颉输入法:
OMF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伓字拼音(带声调)
pī
伓字笔顺
撇竖横撇竖捺
基本解释
●
伓
pī ㄆㄧˉ
◎ 古同“伾”。
汉语字典
[①][pī][《集韻》貧悲切,平脂,並。](1)同“伾”。大力。(2)通“倍”。违背。
音韵参考
[国 语]:bēi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 伓; 康熙笔画:6; 页码:页96第08
【集韻】晡枚切,音桮。山名。 又貧悲切。與伾同。 又部鄙切,音否。引【爾雅】一成坯,或从人。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