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náo
  • 拼音:nao
  • 注音:ㄋㄠˊ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18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QTDT
  • 五笔98:QTDT
  • 五行:
  • Unicode:U+7376
  • 四角号码:41247
  • 仓颉输入法:KHMBE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獶字拼音(带声调)
    náo
  • 獶字笔顺
    撇折撇横撇竖折横横捺折捺折捺捺撇折捺
  • 基本解释

    náo  ㄋㄠˊ ◎ 古同“猱”:“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 ◎ 涂抹墙壁的匠人:“獶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斲。”

  • 汉语字典

    [①][náo][《集韻》奴刀切,平,泥。]亦作“獿1”。(1)亦作“獿”。同“猱”。兽名,猿属。(2)亦作“獿”。见“獶人”。(3)通“擾”。乱,惊乱。

    音韵参考

    [广 韵]:於求切,下平18尤,yōu,流開三平尤影[粤 语]:naau4nou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下】【犬字部】 獶;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720第29【玉篇】奴巧切,音橈。犬驚貌。 又【禮·樂記】獶雜子女。【註】獶,獼猴也。言舞者如獼猴戲也。獶,或作猱。 又【廣韻】【集韻】𠀤於求切,音優。【廣韻】獶𤟫,犬名。 又【集韻】奴侯切,音羺。南越謂犬爲獶𤟫。 又【集韻】【類篇】𠀤奴刀切,音峱。【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猱蝚。詳前猱字註。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