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驢
驴
脔
奱
娈
孌
攣
乱
亂
卵
圝
圞
孪
孿
峦
巒
挛
曫
栾
欒
滦
灓
灤
癴
癵
羉
臠
虊
釠
銮
鑾
鵉
鸞
鸾
㝈
㡩
㱍
䖂
䜌
㔀
㨼
淪
綸
纶
芲
仑
伦
侖
倫
囵
圇
埨
婨
崘
崙
惀
抡
掄
棆
沦
溣
碖
稐
耣
腀
菕
蜦
論
论
踚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粲
薒
蚕
蝅
蠶
蠺
謲
飡
餐
驂
骖
黪
黲
㜗
㘔
qū
紶
拼音:
qu
注音:
ㄑㄩ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糹
造字法:
五笔86:
XFCY
五笔98:
XFCY
五行:
Unicode:
U+7D36
四角号码:
24932
仓颉输入法:
VFG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紶字拼音(带声调)
qū
紶字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横竖横折捺
基本解释
●
紶
qū ㄑㄩˉ
◎ 继。 ◎ 束。
汉语字典
[①][qū][《玉篇》去魚切](1)继,紶继。(2)束。(3)“綌”的讹字。[②][qǔ][《集韻》口舉切,上語,溪。]绪。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紶;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20第09
【集韻】口舉切,音去。【類篇】緒也。 又【玉篇】去魚切。繼也,束也。 又與蜐通。【荀子·王制篇】東海則有紫紶魚鹽焉。【註】紶,當爲蜐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