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歷
沥
沴
浬
浰
涖
溧
漓
澧
濿
瀝
灕
爄
爏
犁
犂
犡
狸
猁
珕
理
琍
瑮
璃
瓅
瓈
瓑
瓥
甅
疠
疬
痢
癘
癧
皪
盠
盭
睙
砅
砺
砾
磿
礪
礫
礰
礼
禮
禲
秝
穲
立
笠
筣
篥
篱
籬
粒
粝
糲
綟
縭
纚
缡
罹
脷
艃
苈
苙
茘
荔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敼
劓
圛
墿
夁
嬑
嬟
嶧
嶬
彛
彜
tí
趧
拼音:
ti
注音:
ㄊㄧˊ
部首笔画:
7
总笔画:
16
汉字结构:
右上开口
简体部首:
走
造字法:
五笔86:
FHJH
五笔98:
FHJH
五行:
Unicode:
U+8DA7
四角号码:
46808
仓颉输入法:
GOAMO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趧字拼音(带声调)
tí
趧字笔顺
横竖横竖横撇捺竖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基本解释
●
趧
tí ㄊㄧˊ
◎ 〔趧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舞曲名。
汉语字典
[①][tí][《廣韻》杜奚切,平齊,定。]见“趧婁”。
音韵参考
[广 韵]:杜奚切,上平12齊,tí,蟹開四平齊定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走字部】 趧;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19第09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𠀤音題。【說文】趧婁,四夷之舞,各自有由。○按《周禮·春官》作鞮鞻。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義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