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shù xiū yáng
- 注 音:ㄕㄨˋ ㄒㄧㄨ ㄧㄤˊ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束修羊 ”。用作束修的羊。泛指束修。
-
- 基本含义
- 指将羊捆绑在一起,表示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
-
- 详细解释
- 束脩羊的字面意思是将羊捆绑在一起。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绳子将羊群捆绑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照顾和保护它们。这个成语引申为比喻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表示众人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
-
- 使用场景
- 束脩羊常常用来形容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场景。可以用于描述团队合作、社会团结、国家统一等情境。
-
- 故事起源
- 束脩羊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他的军队遭遇到了刘邦军队的强大压力。为了增强士气,项羽将自己的战马和刘邦军队中的一些马匹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队伍。这个举动让项羽的军队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士气大振,最终取得了胜利。
-
- 成语结构
- 主语 + 捆绑 + 宾语
-
- 例句
- 1. 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像束脩羊一样团结一心。2. 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像束脩羊一样战胜困难。
-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束脩羊”想象成一群羊被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队伍,象征着团结的力量。
-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心一德”、“同舟共济”等,深入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束脩羊一样,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作业。2. 初中生: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像束脩羊一样战胜困难,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道路上,我们要像束脩羊一样,共同进退,互相帮助。4. 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竞争的时候,我们需要像束脩羊一样,团结合作,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