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奴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成瘾性药品对青少年造成的严重危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危害青少年的成瘾性药品,连续多次服用成瘾性药物后,会逐渐对其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依赖及病态的嗜好,一旦停药,会出现主观上的严重不适症状,个别“黑心”药店仍为了300%左右的暴利而将这两种药品违法销售给青少年,使青少年成为药奴。

    药奴-简介

    成瘾性药品对青少年造成的严重危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常见的危害青少年的成瘾性药品,一种是需凭处方销售、含有麻醉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复方制剂含磷酸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以下简称止咳水),一种是禁止在药店(无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质)销售的二类精神药品曲马多,然而经过药监部门的多番整顿和清查,个别“黑心”药店仍为了300%左右的暴利而将这两种药品违法销售给青少年。

    药奴-案例

    曲马多片

    才21岁的阿成已有5年的成瘾药物滥用史。从最初仅喝含磷酸可待因的止咳水到后来必须服用曲马多片,阿成说,自己几乎沦落为一个被药物“控制”的人。 高一起喝止咳水,不久变“药奴” 。

    2005年,阿成进入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一家中学读高一。作为体育特长生,日常的训练让阿成累得直喊吃不消,成绩也落后于其他同学。“高年级的师兄就叫我喝联邦止咳水,说喝了之后精神特别好,不会觉得累。”阿成说,当时十几岁的他没顶住师兄的诱惑,跟着喝了起来,“刚开始一天喝一两瓶,喝完后真的觉得心情很轻松。”

    但一个月之后,阿成发现自己对止咳水已经到了极度依赖的程度:“喝了一个月后,如果不喝身体马上就会出现异常,整天心悸、心慌。”

    此后,阿成喝止咳水的量也从原来的每天一两瓶增加到四五瓶,最多时一天要喝掉8瓶“才会有点感觉”。而止咳水的价格也从最初的每瓶12元慢慢上涨到15元、17元,最多甚至涨到40元一瓶。“感觉”越来越少,止咳水价格又越来越贵,最后阿成铤而走险,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嗑起了18元一排的精神类药品盐酸曲马多。

    不过很快,曲马多带给阿成的兴奋感又消失了:“整个人很消瘦、很憔悴,没精神,情绪波动特别厉害,性情狂躁,动不动就跟人打架。”阿成的父母原以为儿子只是进入了青春叛逆期,也曾带他去看过心理医生,直到情况越演越烈,他们才察觉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完全被药物控制住了。 只能进入了青少年成瘾中心。

    药奴-成瘾性症状

    连续多次服用成瘾性药物后,会逐渐对其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依赖及病态的嗜好,一旦停药,会出现主观上的严重不适症状,例如精神不振、打哈欠、流泪、流涕、出汗、全身酸痛、失眠、呕吐、腹泻和狂躁等,严重时还会休克。

    药奴-成瘾性药物

    市面上常见的成瘾性药品包括:含可待因的复方口服溶液;麻黄碱苯海拉明片、茶碱麻黄碱片、复方茶碱麻黄碱片、呋麻滴鼻液、复方甘草麻黄碱片、消咳宁片、复方氨酚苯海拉明片、新康泰克等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复方地芬诺酯、复方甘草片、止痛片、右美沙芬片、晕动片以及解热镇痛药品种。

  • 基本含义
    指被药物所控制或依赖的人,比喻对药物上瘾或无法自拔的境地。
  • 详细解释
    药奴一词由“药”和“奴”两个字组成。药指药物,奴指奴隶。药奴的意思是被药物奴役的人,比喻对药物产生强烈的依赖,无法自拔。
  • 使用场景
    药奴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长期滥用药物或无法摆脱药物依赖的人。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种事物或习惯产生过度依赖的人,比如对手机上瘾的人可以称为手机药奴。
  • 故事起源
    药奴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吸食了迷药后,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成为了药奴。这个成语通过故事向人们揭示了药物对人的危害,警示人们要远离毒品。
  • 成语结构
    药奴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曾经是个药奴,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戒掉了毒瘾。2. 这个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药奴,他们无法离开手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被药物所奴役,无法自拔的样子,形象地表达了药奴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药物对人体的危害,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毒品滥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曾经是个药奴,但他戒掉了对巧克力的依赖。初中生:他的父母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使他成为了学习药奴。高中生:她对手机上瘾,已经成为了一个手机药奴。大学生:他曾经是个游戏药奴,但他后来意识到了游戏对他的负面影响,并成功戒掉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