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虏
piāo lǔ
  • 拼 音:piāo lǔ
  • 注 音:ㄆㄧㄠ ㄌ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掳掠。《后汉书·董卓传》:“ 卓 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 晋 张载 《七哀》诗:“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南史·吴喜传》:“及平 荆州 ,恣意剽虏,赃私万计。”《明史·范志完传》:“然 志完 无谋略,恇怯甚,不敢一战,所在州县覆没,惟尾而呵噪,兵所到剽虏。”

  • 基本含义
    指剽窃、抄袭别人的作品或成果。
  • 详细解释
    剽虏一词中的“剽”指剽窃、抄袭,而“虏”指被俘虏的敌人。剽虏成语的意思是指抄袭了别人的作品或成果。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只会模仿他人的创作。
  • 使用场景
    剽虏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讽刺那些缺乏独创性和创新能力的人。在学术界、艺术界或商业领域中,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抄袭他人作品的人。
  • 故事起源
    剽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篇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偷窃了别人的东西,却被人发现并受到了惩罚。后来,这个故事被引申为形容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剽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
  • 例句
    1. 这个学生总是剽虏别人的作业,从来不做自己的。2. 这位画家被指控剽虏了其他画家的作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起源来帮助记忆剽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偷窃别人的作品,被抓住后受到惩罚的场景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创新、抄袭相关的成语,如“抄袭”、“焚膏继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剽虏了我的作业,老师应该惩罚他。2. 初中生:这个学生剽虏了我的研究成果,他真是不要脸。3. 高中生:这位作家被指控剽虏了其他作家的小说,他的名声受到了很大的影响。4. 大学生:在学术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是不道德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