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鞠
jiē jū
  • 拼 音:jiē jū
  • 注 音:ㄐㄧㄝ ㄐ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鳲鸠。即布谷鸟。《诗·曹风·鳲鸠》“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毛 传:“鳲鳩,秸鞠也。” 朱熹 集传:“鳲鳩,秸鞠也,亦名戴胜,今之布穀也。”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庆祝丰收时,用秸秆制作的小人偶,用来祈求来年的丰收。
  • 详细解释
    秸鞠是一个古代的农耕习俗,用来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的好收成。秸鞠由秸秆制成,形状像人,头上插着纸做的帽子,手臂可以活动。人们在庄稼丰收时,会举行秸鞠仪式,将秸鞠摆放在田间,然后跳舞、唱歌,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和对来年丰收的期望。
  • 使用场景
    秸鞠通常用于描述庆祝丰收和祈求好收成的场景。比如,可以用秸鞠来形容农民在丰收季节庆祝丰收的场景,也可以用秸鞠来形容人们在重要的农耕节日上祈求来年丰收的活动。
  • 故事起源
    秸鞠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古代,农民们非常依赖农作物的收成,因此他们会举行各种仪式来祈求来年的丰收。秸鞠就是其中一种仪式,通过制作秸鞠并进行舞蹈和歌唱,人们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激和对来年丰收的期望。
  • 成语结构
    秸鞠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秸的拼音是jiē,鞠的拼音是jū。
  • 例句
    1. 农民们在丰收时举行了秸鞠仪式,以庆祝这一年的好收成。2. 每年的农耕节日上,人们都会制作秸鞠,用来祈求来年的丰收。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秸鞠的发音jiē jū与“捷俱”进行联想。想象在丰收的田野上,人们捧着捷俱庆祝丰收的场景,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农耕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农耕习俗和传统节日,例如中秋节、春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每年丰收季节,我家乡的农民会举行秸鞠仪式,庆祝好收成。2. 初中生:在农耕节日上,人们会制作秸鞠,用来祈求来年的丰收。3. 高中生:秸鞠这个古老的农耕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激和对来年丰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