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旌
máo jīng
  • 拼 音:máo jīng
  • 注 音:ㄇㄠˊ ㄐㄧ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旄旌。杆端饰有旄牛尾的旗帜。茅,通“ 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楚 ﹞ 庄王 伐 郑 …… 郑伯 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鸞刀,以逆 庄王 。” 何休 注:“茅旌,祀宗庙所用,迎道神指护祭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公羊传》:“茅当读为旄,旄正字也,茅借字也。盖旌之饰或以羽,或以旄……其用旄者,则谓之旄旌矣。”

  • 基本含义
    茅旌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于标志神灵所在的旌旗,比喻人的声誉或名望。
  • 详细解释
    茅旌是古代祭祀时用来标志神灵所在的旌旗,由茅草制成。茅旌成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的声誉和名望。比如,一个人的声誉和名望很高,就可以说他的茅旌很高。
  • 使用场景
    茅旌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声誉和名望,可以用在各种场合,如教育、工作、社交等。
  • 故事起源
    茅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相信神灵存在于茅草制成的旌旗之中,因此,这些茅旌被视为神圣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茅旌比喻为一个人的声誉和名望。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茅”为名词,表示茅草;“旌”为名词,表示旌旗。
  • 例句
    1. 他的茅旌高悬,备受赞誉。2. 这位作家的茅旌在文学界一直很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茅旌”联想为一个人的声誉和名望。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高的茅草旌旗下,表示他的声誉和名望很高。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茅旌相关的成语,如“高山流水”、“高瞻远瞩”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茅旌的人,要有好的品德和积极向上的态度。2. 初中生:他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茅旌高高飘扬。3. 高中生:他不仅在学业上有很好的成绩,还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很多荣誉,茅旌在同学中很高。4. 大学生:他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茅旌在学术界备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