跄扬
qiàng yáng
  • 拼 音:qiàng yáng
  • 注 音:ㄑㄧㄤˋ ㄧ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舞动貌。 宋 苏轼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小儿致语》:“臣等沐浴太平,咏歌新岁。鼓舞《咸》、《韶》之韵,蹌扬鸟兽之间。未敢自专,伏候进止。”

  • 基本含义
    形容行走或跳跃时轻盈自如。
  • 详细解释
    跄扬一词形容人行走或跳跃时姿态轻盈、自如,不拖泥带水。它强调动作的轻快、灵活,形象地描述了人体在行走或跳跃过程中的优雅和灵动。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行走姿态,尤其是在舞蹈或体育运动中,形容运动员或舞者的动作轻盈、优美。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 故事起源
    《晋书·刘琨传》中有一段描写刘琨的故事。刘琨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年轻时曾经在山上看到一只鸟跃上跃下,动作轻盈自如,于是他借用了“跄扬”来形容自己的行走姿态。
  • 成语结构
    跄扬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形容词之间没有连词。
  • 例句
    1. 他的步伐轻盈跄扬,就像一只飞翔的燕子。2. 她的舞姿跄扬,充满了优雅和韵律感。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跄”像“羊”一样轻盈地跳跃,“扬”像“扬起”的意思,形象地描述了跄扬的动作。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行走姿态相关的成语,如“飘逸”、“轻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跳舞的时候,像仙女一样跄扬起舞。初中生:他的运球动作跄扬,很难被对手抢到球。高中生:她的步伐跄扬,每一步都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大学生:他的演讲非常跄扬,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