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懦
wèi nuò
  • 拼 音:wèi nuò
  • 注 音:ㄨㄟˋ ㄋ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畏偄 ”。亦作“ 畏愞 ”。胆怯软弱。《史记·东越列传》:“是时 汉 使大农 张成 、故 山州侯 齿 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汉书·武帝纪》:“ 匈奴 入 雁门 ,太守坐畏愞弃市。”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然太守令长,皆奴怯畏偄不敢击。”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汉二帝治盗》:“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南渡为宰执者,多怯惧畏懦,不敢有为。”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皇上仅寄耳目於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

  • 基本含义
    指害怕困难,缺乏勇气和决心。
  • 详细解释
    畏懦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畏和懦。畏指害怕,怕;懦指胆小,缺乏勇气。畏懦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害怕困难,缺乏勇气和决心去面对问题或挑战。
  • 使用场景
    畏懦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胆怯、退缩或不敢行动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在面对压力时缺乏勇气和决心。
  • 故事起源
    畏懦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故事中,晋国内部出现了纷争,有人建议西门豹去解决问题,但西门豹担心自己的名誉受损,于是推辞了这个任务。后来,西门豹因为畏懦而失去了机会,也失去了对国家的贡献。
  • 成语结构
    畏懦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因为畏懦而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2.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畏懦退缩,而是要勇敢面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畏懦这个词语与一个胆小怕事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一个害怕小动物的人,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勇气和决心相关的成语,例如勇往直前、果敢、刚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学校演讲比赛中因为畏懦而没有勇气上台发言。2. 初中生:在面对挑战时,我们不能畏懦,要勇敢地迎接。3. 高中生:畏懦是我们成功的最大敌人,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