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约
pàn yuē
  • 拼 音:pàn yuē
  • 注 音:ㄆㄢˋ ㄩㄝ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背约。畔,通“ 叛 ”。《史记·秦始皇本纪》:“ 荆王 献 青阳 以西,已而畔约,击我 南郡 。”

  • 基本含义
    畔约指山水之间的约定或盟誓。
  • 详细解释
    畔约是由“畔”和“约”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畔”指的是山水之间的边缘地带,而“约”则表示约定或盟誓。畔约的意思是山水之间的约定或盟誓。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山水之间的约定或盟誓,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和承诺。
  • 使用场景
    畔约常用于描述山水之间的约定,比如两个国家之间的边界约定、两个地区之间的合作协议等。同时,畔约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约定,比如朋友之间的约定、团队成员之间的承诺等。
  • 故事起源
    畔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当时,晋国的襄公和秦国的昭公在山水之间进行了一次盟誓,约定互相帮助和支持。这个故事成为了畔约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畔约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签署了畔约,以确保边界的稳定和安全。2. 朋友之间的畔约是信任和友谊的象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畔约”拆分为“畔”和“约”来记忆。畔可以联想到山水之间的边缘地带,而约可以联想到约定或盟誓。将这两个部分联想在一起,就可以记住畔约的含义了。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成语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素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拍摄户外活动时,要遵守畔约,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2. 初中生:我们班级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大家都签订了畔约,互相监督,共同进步。3. 高中生:大家在毕业前都签署了一个畔约,约定要保持联系,共同追求理想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