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寐
jiǎ mèi
  • 拼 音:jiǎ mèi
  • 注 音:ㄐㄧㄚˇ ㄇ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书〉不脱衣服小睡。
    [构成]
    偏正式:假〔寐
    [例句]
    闭目假寐。(作谓语)

  • 英文翻译

    1.catnap; dogsleep; doze; snooze

  • 详细解释

    ◎ 假寐 jiǎmèi
    [catnap;doze]
    打盹儿,打瞌睡
    [赵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谓和衣打盹。《诗·小雅·小弁》:“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郑玄 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 高亨 注:“假寐,不脱衣帽打盹。” 汉 应瑒 《正情赋》:“还幽室以假寐,固展转而不安。”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李全质》:“假寐于 沂州 城横门东庭前。”《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思温 认得是故乡之人,感慨情怀,闷闷不已,因而困倦,假寐片时。” 巴金 《家》九:“ 觉慧 定睛望着这个在假寐中的老人。”

  • 基本含义
    假寐指短暂的睡眠,也可以形容人在工作或学习中短暂地放松休息。
  • 详细解释
    假寐是由“假”和“寐”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假”表示虚假、假装,而“寐”表示睡眠。假寐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人在工作或学习中短暂地放松休息,但并非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只是稍稍闭上眼睛休息片刻。
  • 使用场景
    假寐一词常用于形容在工作或学习中疲劳时,人们短暂地放松休息一下。它可以形容人在工作中稍作休息,也可以形容学生在上课时闭上眼睛休息片刻。
  • 故事起源
    假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文学家。相传,唐代文学家杜牧在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由于长时间的奔波和疲劳,他感到十分疲惫,于是找到一块草地坐下休息。他闭上眼睛稍作休息,但并未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只是短暂地放松了一下。这一幕被路过的人看到后,形容他假装睡着的状态为“假寐”。
  • 成语结构
    假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假”是形容词,表示虚假、假装;“寐”是动词,表示睡眠。
  • 例句
    1. 上课时,他常常假寐片刻,但还是能跟上老师的讲解。2. 疲劳驾驶会导致意外事故,不要在开车时假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假寐”拆分为“假”和“寐”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假”可以联想为虚假的意思,而“寐”可以联想为睡眠。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就可以理解为短暂的虚假睡眠。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假寐相关的成语,例如“假公济私”、“假戏真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上课的时候有点儿困,就假寐了一下,但是老师没有发现。2. 初中生:我每天晚上都会做作业到很晚,上课的时候就会不小心假寐一下。3. 高中生:为了备战高考,我每天都要学习很长时间,有时候会在自习课上假寐一下,以保持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