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良
yuán liáng
  • 拼 音:yuán liáng
  • 注 音:ㄧㄨㄢˊ ㄌㄧ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大善,至德。《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 传:“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其正。”《书·泰誓中》:“剥丧元良,贼虐諫辅。” 蔡沉 集传:“元良, 微子 也;諫辅, 比干 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剥丧元良,凌辱神主。” 清 黄遵宪 《三哀诗·哀唐韨臣明经》:“今当 尧 舜 朝,益宜简元良。” 董必武 《挽陈毅同志》诗:“久被病魔折,元良竟丧生。”
    (2).太子的代称。《礼记·文王世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 南朝 梁 沉约 《立太子恩诏》:“元良之寄,有国莫先,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一:“ 太宗 以元良未立,虽意在 真宗 ,尚欲遍知诸子。”《清史稿·世祖纪二》:“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 玄燁 , 佟氏 所生,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

  • 基本含义
    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 详细解释
    元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元指善良、正直,良指善良、善良。元良表示一个人的品质善良、正直,不做坏事,为人诚实可靠。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以及对他人的善意和真诚。
  • 使用场景
    元良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善良、正直。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或他人要保持善良和正直的态度。
  • 故事起源
    关于元良的故事源于《史记·李斯列传》。据说,李斯是秦始皇的重要官员,他非常聪明,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常常耍手段和暗算他人。有一次,李斯的朋友元良劝告他要正直善良,不要心怀叵测,但李斯并不听从。最终,李斯因为他的奸诈被秦始皇杀害,而元良因为他的善良和正直而受到赞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正直的品质是值得推崇和追求的。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1. 他是一个元良的人,从不做对不起他人的事情。2. 她的品德一直很元良,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元良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头上有一个元字,表示他的品德善良,身体上有一个良字,表示他的行为正直。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结构。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者现代小说来进一步了解元良这个成语的使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元良的同学,总是乐于助人,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元良这样的人学习,保持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 3. 高中生
    元良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它代表了古人对善良和正直的追求。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保持元良的品质,不做对不起他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