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持左券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rú chí zuǒ quàn ㄖㄨˊ ㄔㄧˊ ㄗㄨㄛˇ ㄑㄨㄢˋ

    如持左券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秦 韩 之王劫於 韩冯 、 张仪 而东兵以徇服 魏 ,公常执左券以责於 秦 韩 ,此其善於公而恶 张子 多资矣。”后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清 方苞 《颂铭》:“帝命遏乱,决胜万里,如持左券。”亦作“ 如操左券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抚两大人这次用兵,计虑周详,胜利如操左券。”

  •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虚假,不可信任。
  • 详细解释
    如持左券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如”表示像、如同的意思,“持”表示拿着、持有,“左券”指的是古代官员左手中的凭证。这个成语原本是指官员拿着左手的凭证,表示诚实可靠,后来引申为形容言辞虚假、不可信任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说话虚伪、不可信任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人。
  • 故事起源
    关于如持左券的故事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员拿着左手的凭证的时期。在古代,官员在处理公务时,通常会拿着左手的凭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权威。因此,持有左券的官员被认为是可信任的人,而没有凭证的人则被认为是不可信任的。
  • 成语结构
    如持左券是一个主谓宾的成语,其中“如”是比喻手法,“持左券”是宾语。
  • 例句
    1. 他说的话就像是如持左券,完全不能相信。2. 这个人口口声声说爱我,但我觉得他的话就像是如持左券。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拿着左手的凭证,表示他是一个可信任的人。然后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即言辞虚假、不可信任的意思。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言而无信”、“口是心非”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成语的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承诺就像是如持左券,从来都没有兑现过。2. 初中生:那个政客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如持左券,根本不能相信。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广告宣传就像是如持左券,里面夸大其词的内容并不真实。4. 大学生:这个政府官员的演讲充满了如持左券的言辞,完全不能相信他所说的。5. 成年人:在商场上,我们要小心那些像是如持左券的销售员,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