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或行动不周全,没有把握或办好事情。
-
- 详细解释
- 一孔不达是由“一孔之见不达人情”演变而来的,原指知识浅陋,见解狭窄,不能理解人情世故。后来逐渐引申为行事不周全,没有把握或办好事情。
-
- 使用场景
- 一孔不达常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处理事情时不够周全,没有考虑全面或没有把握,导致结果不如预期。可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场景。
-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当时,吴起在齐国做官,齐国的国君要他去拜访楚国的国君。吴起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劝他不要去拜访楚国,因为楚国的国君心机深沉,会设下陷阱陷害他。但吴起并没有听老人的劝告,坚持去了楚国,结果被楚国国君陷害致死。因此,人们用“一孔不达”来形容吴起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考虑周全,没有听取别人的劝告。
-
- 成语结构
- 一孔不达的结构是“一+孔+不+达”,其中“一”表示不完全、不周全,“孔”表示洞、缺陷,“不”表示否定,“达”表示达到、实现。
-
- 例句
- 1. 他虽然有很多创意,但由于一孔不达,很少能成功。2. 这个项目失败了,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计划阶段一孔不达。3. 他虽然有很多机会,但由于一孔不达,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一孔不达”的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联想吴起的故事,以及与不周全、不把握相关的场景。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半途而废”、“螳臂当车”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结果一孔不达,考得很差。2. 初中生:他虽然很聪明,但在组织活动时总是一孔不达,导致很多问题。3. 高中生:我在写作文时没有充分准备,导致表达不清楚,一孔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