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详细解释
-
- 词语解释
- rèn zéi zuò zǐ ㄖㄣˋ ㄗㄟˊ ㄗㄨㄛˋ ㄗㄧˇ
认贼作子(認賊作子)
见“ 认贼为子 ”。
-
- 基本含义
- 指对敌人或恶势力采取迎合、投降的态度,表现得像他们的子女一样。比喻对坏人坏事采取迎合态度,背叛自己的原则。
-
- 详细解释
- 认贼作子一词源自《左传·成公十三年》中的故事。故事中,齐国国君成公有一个儿子叫子鱼。子鱼被一个强盗抢走,后来成公发现子鱼被抢走后,竟然与强盗结为朋友,甚至将子鱼归还给强盗。这个故事中的“认贼作子”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对坏人坏事采取迎合态度的人。
-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或求得某种好处而迎合坏人坏事的人,表达对其背叛原则的不满和愤慨。
-
- 故事起源
- 《左传·成公十三年》
-
-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动宾短语
-
-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一点好处,竟然认贼作子,背叛了自己的朋友。2. 面对恶势力,我们不能认贼作子,应该坚守原则。
-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认贼作子”拆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认贼”这个词,它表示认可坏人;其次,记住“作子”这个词,它表示像坏人的子女一样。最后,将两部分连在一起,即可形成“认贼作子”的意思。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投敌卖国”、“见利忘义”等,以扩展对背叛原则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为了获得好处,竟然认贼作子,不像个好人。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认贼作子,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3. 高中生:政府官员为了谋取私利,竟然认贼作子,背叛了人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