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离
jié lí
  • 拼 音:jié lí
  • 注 音:ㄐㄧㄝ ˊ ㄌ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草枯萎时茎节断落。《楚辞·九章·悲回风》:“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 基本含义
    指丧失节操,不顾廉耻。
  • 详细解释
    节离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丧失了道德底线,不顾廉耻的行为。这个词语强调了一个人在面临诱惑时,没有守住自己的原则,没有坚守道德准则,表现出不择手段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节离一词多用于贬义场合,用来批评那些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家、商人、官员等在追求私利时不择手段的行为。
  • 故事起源
    节离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描述了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贾生丧失了原则,为了追求权势而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这个故事成为了节离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节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节指的是道德准则,离指的是丧失、背离。结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 例句
    1.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节离道德底线。2. 这个政治家为了争取选举,不择手段,完全节离了原则。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道德准则的两端,而他却选择了背离道德准则的一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忠诚”、“正直”等,以加深对道德准则的理解和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为了赢得比赛,不顾一切地作弊,完全节离了体育精神。2. 初中生:这个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择手段地抄袭作业,完全节离了学术道德。3. 高中生:某些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使用劣质原料制作产品,完全节离了商业道德。4. 大学生:有些官员为了个人利益,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完全节离了公务员的廉洁形象。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节离”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