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
xià tà
  • 拼 音:xià tà
  • 注 音:ㄒㄧㄚˋ ㄊㄚ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下榻 xiàtà
    (1) [stay (at a place during a trip)]∶指客人住宿
    (2) [lodge at]∶寄宿
    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桃花扇》

  • 英文翻译

    1.[书] stay (at a place during a trip); put up

  • 详细解释

    (1). 后汉 陈蕃 为 乐安 太守。郡人 周璆 ,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 蕃 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 蕃 为 豫章 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穉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樽。” 唐 刘长卿 《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井中蛙妄称尊大,比 周公 不握髮,比 陈蕃 不下榻。”
    (2).寄居;住宿。 宋 陆游 《寄张真父舍人》诗:“犹能下榻否,拟卜 瀼西 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翩翩》:“女曰:我出家人,居有山洞,可以下榻,颇不畏虎狼。” 杨朔 《东风第一枝·两洋潮水》:“我们下榻的旅馆又恰恰面临着大洋,日里夜里,耳边上总是响着一片风涛的声音。”

  • 基本含义
    指暂时歇脚、住宿。
  • 详细解释
    下榻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下”和“榻”两个字组成。下指向下,榻指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临时住宿或暂时歇脚。它常用于描述旅行途中的住宿情况。
  • 使用场景
    下榻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旅行时的住宿情况。例如,当你去外地旅游或出差时,你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描述你在酒店、旅馆或朋友家暂时住宿的情况。
  • 故事起源
    下榻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宴会礼仪。在古代,宴会上有一个特别的床榻,称为“宴榻”。宴榻是专门为贵宾准备的床,用于贵宾休息。当贵宾到达时,主人会亲自迎接并邀请贵宾下榻。因此,下榻逐渐演变成了指贵宾暂时住宿的意思。
  • 成语结构
    下榻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
  • 例句
    1. 出差期间,我下榻在一家高级酒店。2. 昨晚我下榻在朋友家,感受到了温暖的待遇。
  • 记忆技巧
    要记住下榻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人们在旅行中需要找个地方休息,而下榻就是一个代表休息的词语。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家舒适的酒店或朋友家下榻,享受着舒适的住宿环境。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下榻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宴会礼仪和旅行文化。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行,我们在一家漂亮的酒店下榻。2. 初中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我们在一个宾馆下榻。3. 高中生:我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期间我在一家青年旅社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