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
mò xū
  • 拼 音:mò xū
  • 注 音:ㄇㄛˋ ㄒㄩ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毋须;也许。 唐 杜甫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诗:“莫须惊白鷺,为伴宿青溪。”《朱子语类》卷七三:“《中孚》是箇卵象……占法则莫须是见豚鱼则吉。” 宋 王安石 《与王逢原书》之六:“不知 逢原 此行以何时到 江阴 ……但到 金陵 莫须求客舟以往否?”

  • 基本含义
    指某件事情或某个人毫无根据、毫无依据,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或证据,却被指责或处罚。
  • 详细解释
    成语“莫须有”由“莫”和“须有”两个词组成。其中,“莫”是古汉语中的否定副词,表示“没有”,“须有”表示“应该有的”。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没有应该有的”,即指某件事情没有任何根据、证据或事实依据,却被指责或处罚。
  • 使用场景
    成语“莫须有”通常用于法律、司法、道德等领域,表示对某个人或某个事情的指责或处罚毫无根据,没有任何依据或证据。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某个人或某个事情被冤枉或无端指责。
  • 故事起源
    成语“莫须有”的故事起源于明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故事中的主人公孙温州为了让自己的敌人受到惩罚,编造了一个毫无根据的罪名,指控对方犯了盗窃罪。法官审理此案时认为证据不足,于是判决此案“莫须有”,即指此案没有任何证据或事实依据,毫无根据。
  • 成语结构
    主要由“莫”和“须有”两个词组成,其中“莫”是古汉语中的否定副词,表示“没有”,“须有”表示“应该有的”。
  • 例句
    1. 他被指控犯了盗窃罪,但证据莫须有,根本无法成立。2. 这个指责完全是莫须有的,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 记忆技巧
    1. 将“莫须有”拆分为“莫”和“须有”,并理解其含义为“没有应该有的”,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2. 可以将“莫须有”与“毫无根据”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意思为某件事情没有任何根据或证据。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法律、司法相关的成语,如“以讹传讹”、“无中生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被老师冤枉了,老师说他偷了东西,可是证据莫须有,他一直都是个很好的孩子。2. 初中生:这个报道完全是莫须有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有做错的事情。3. 高中生:这个指控毫无根据,完全是莫须有的,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