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棱
mó léng
  • 拼 音:mó léng
  • 注 音:ㄇㄛ ㄌ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见。

  • 英文翻译

    1.(模棱) equivocal; ambiguous

  • 详细解释

    亦作“ 摸棱 ”。谓处事态度依违,不明确表示可否。《旧唐书·苏味道传》:“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貽咎谴,但摸稜以持两端可矣。’”世因称 苏 为“苏摸稜”或“摸稜宰相”。摸,用同“ 模 ”,今谓“模稜两可”,本此。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改官匪难,当别有骤进用,径入侍从行缀矣。然反覆不常,惟畏慎作摸棱态过当,卒致身辅相。”
    见“ 摸稜 ”。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无法确定。
  • 详细解释
    摸棱两可是一个由“摸棱”和“两可”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摸棱指的是摸不清楚东西的形状,两可指的是两种可能性都存在,无法确定。因此,摸棱两可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无法确定。
  • 使用场景
    摸棱两可常常用于描述某个问题、决策或者观点不明确,无法确定的情况。例如,在讨论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当无法确定最佳方案或者无法做出决策时,可以使用摸棱两可来形容这种情况。
  • 故事起源
    关于摸棱两可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这个成语的意义是从“摸棱”和“两可”两个词的原义推导出来的,没有特定的故事背景。
  • 成语结构
    摸棱两可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这个问题摸棱两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做出决策。2. 他的态度摸棱两可,让人无法判断他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摸棱两可”拆分成两部分,分别记忆“摸棱”和“两可”的意思,然后再将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可以通过画图、编故事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摸棱两可相关的成语,如“模棱两可”、“摸不着头脑”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道题太难了,我摸棱两可不知道应该选哪个答案。2. 初中生:老师提出了两个方案,但是都摸棱两可,我们不知道该选择哪个。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观点摸棱两可,作者似乎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