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袄
jiá ǎo
  • 拼 音:jiá ǎo
  • 注 音:ㄐㄧㄚˊ 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双层的上衣。 鲁迅 《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呵德”们》:“北方是冷的,他们偏只穿件夹袄。”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老王 把他的夹袄给 石得富 拿去披。”
    裌襖:夹上衣。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银凤 看见 石得富 用 老王 的裌袄揩着汗,把她的手巾悄悄填到 兰英 手里, 兰英 递给 石得富 。”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 李能 披了件黑裌袄,一面舒袖子,一面故作镇静地问:‘这是干什么呀,街上乱哄哄的?’”

  • 基本含义
    形容两面不讨好,难以取舍的境地。
  • 详细解释
    夹袄是指两边都是袄,无法取舍。这个成语形容在两个互相矛盾的事物之间,难以做出选择或取舍的困境。夹袄也可以形容一个人在两个对立的势力之间,难以取得平衡。
  • 使用场景
    夹袄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两个对立的立场或势力之间,难以做出选择或取舍的情况。它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之间,难以满足双方的期望。
  • 故事起源
    夹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李密的人,他被北魏朝廷任命为官。然而,他同时也是南朝梁朝的忠实支持者。李密面临着两个对立的势力,无法取舍。有一天,李密在南北两朝之间穿行时,穿了一件两面都有袄的衣服,以示自己无法做出选择。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夹在两个对立势力之间难以取舍的境地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体词是“夹袄”,其中“夹”表示夹在中间,无法取舍,“袄”表示两边都是袄,难以决断。
  • 例句
    1. 他在两个对立的势力之间夹袄,无法做出选择。2. 面对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他感到夹袄,难以满足双方的期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穿着一件两面都是袄的衣服,夹在两个对立势力之间无法取舍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夹”的成语,如“夹板医驼”、“夹七夹八”等,以扩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两个朋友之间夹袄,不知道应该和谁一起玩。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两个作业,我夹袄不知道先做哪个。3. 高中生:我的父母对我的未来有不同的期望,我感到夹袄,无法做出决定。4. 大学生:在两个实习机会之间夹袄,我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夹袄”这个成语的含义、起源、使用场景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同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