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摭
luó zhí
  • 拼 音:luó zhí
  • 注 音:ㄌㄨㄛˊ ㄓ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罗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 苏辙 奏堂皇:念臣兄沐宠光,灾起诗词投犴狴,罗摭谁怜裂痛肠。”参见“ 罗织 ”。

  • 基本含义
    指人的精神头脑活跃,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 详细解释
    罗摭是一个四字成语,由“罗”和“摭”两个字组成。其中,“罗”意为捕捉、搜寻,引申为聚集、聚拢;“摭”指拾取、摘取。罗摭合在一起,表示人的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能够迅速捕捉到问题的关键和解决方法。
  • 使用场景
    罗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智慧和机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解决问题、处理事务时的机敏和灵活性。适用于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
  • 故事起源
    罗摭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郦道元传》中。故事讲述了郦道元年轻时聪明伶俐,善于应对,因此被称为“罗摭郦道元”。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聪明机智的人。
  • 成语结构
    Subject + 罗摭
  • 例句
    1. 他在解决问题时总是罗摭过人,很快就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2. 她的头脑灵活,罗摭的思维让她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罗摭”联想成一个聪明机智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头脑活跃地捕捉思路和解决方法。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智慧、聪明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聪明绝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班上有个同学特别聪明,经常能够罗摭过人,解决难题很快。2. 初中生:老师问了一个难题,只有小明能够罗摭出正确答案。3. 高中生:他的思维灵活,总能罗摭到问题的本质,给出了很多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