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罚
huò fá
  • 拼 音:huò fá
  • 注 音:ㄏㄨㄛˋ ㄈㄚ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灾祸与惩罚。《墨子·节葬下》:“则惟上帝鬼神,降之罪厉之祸罚而弃之。”《孔子家语·执辔》:“上帝不蠲,降之以祸罚。”

  • 基本含义
    祸患和罚罪,指因为过错或恶行而遭受的不幸或惩罚。
  • 详细解释
    祸罚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祸指灾祸、不幸,罚指惩罚、处罚。祸罚的含义是因为不良行为或过错而遭受的灾祸或惩罚。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警示人们要遵守法律法规,远离邪恶行为,以免遭受不幸的后果。
  • 使用场景
    祸罚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违法乱纪的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它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远离不良行为。
  • 故事起源
    古代中国有一位官员叫齐国公。他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恶行累累。后来,他突然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身体疼痛不已,病情越发严重。他找了很多医生,却都无法治愈。最后,他明白自己的病是祸罚,是上天对他过错的惩罚。他悔过自新,改正了错误,最终病情才得到缓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人,都要遵守道德规范,不可贪婪污蔑,否则会遭受祸罚。
  • 成语结构
    祸罚是由两个单独的词语组成的,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他多次违法乱纪,终于遭受了祸罚。2. 这位官员因为贪污受贿,最终不得善终,算是自作自受的祸罚。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祸罚与不良行为和惩罚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也可以通过创造一个故事情节,将祸罚的含义和故事起源联系在一起,记忆更加深刻。
  • 延伸学习
    学习祸罚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以及现代社会对于不良行为的惩罚措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作弊考试,最后得到了祸罚。2. 初中生:那个小偷偷东西被抓住后,受到了严厉的祸罚。3. 高中生:他违反了交通规则,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算是自找的祸罚。4. 大学生:那个腐败官员最终因为贪污受贿受到了法律的祸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