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憞
yuán duì
  • 拼 音:yuán duì
  • 注 音:ㄧㄨㄢˊ ㄉ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元憝 ”。1.大恶。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君子微慎厥德,悔吝不至,何元憞之有?” 李轨 注:“元憞,大恶。”
    (2).大恶之人;元凶。《晋书·文帝纪》:“战不穷武,而大敌歼溃;旗不再麾,而元憝授首。”《新唐书·藩镇传·吴少诚》:“臣请以鋭士万人顺流趋 荆 、 楚 ,可以攘翦元憝。”

  • 基本含义
    指人的才能或学问非常高超,能够独立创造出卓越的作品。
  • 详细解释
    元憞一词出自《庄子·齐物论》:“憞者,所以在彼者也。”元指最初,憞指所在。元憞即指最初所在,指人的才能或学问非常高超,能够独立创造出卓越的作品。这个成语形容个人才能出众,能够独立创造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对人才的高度赞扬。
  • 使用场景
    元憞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个领域的卓越人才,如艺术家、科学家、作家等。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才能的赞美和敬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作品或成就的卓越性。
  • 故事起源
    元憞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的《齐物论》。庄子在文中提到了元憞一词,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学问非常高超。这个成语通过庄子的文字传播开来,成为了表达对人才的赞美的常用词语。
  • 成语结构
    元憞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他的画作真是元憞之作,每一幅都能给人以震撼。2.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当代科学界的元憞之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元”字理解为最初的意思,将“憞”字理解为所在的意思,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结合元憞成语的起源故事,将庄子提到的元憞的情景和赞美人才的意义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齐物论》,了解其中关于人才和学问的思想,深入理解元憞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哲学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真是元憞,每次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2. 初中生:这位数学天才的解题方法真是元憞,让我们受益匪浅。3. 高中生:这部小说的情节设计真是元憞,读起来让人着迷。4. 大学生:这位音乐家的演奏技巧真是元憞,每一次演出都能给观众带来震撼。希望这份关于“元憞”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如果有其他问题需要解答,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