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槁士
kū gǎo shì
  • 拼 音:kū gǎo shì
  • 注 音:ㄎㄨ ㄍㄠˇ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庄子·徐无鬼》:“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 成玄英 疏:“食杼衣褐,形容顦顇,留心寝宿,唯在声名也。”后以“枯槁士”谓隐逸之士。 唐 高适 《效古赠崔二》诗:“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亦作“ 枯槁客 ”。 宋 司马光 《病竹》诗:“园竹久不治,芜没真可弔。岂无枯槁客,萧疎自殊调。”

  • 基本含义
    指心灵枯槁,无情无义的人。
  • 详细解释
    枯槁士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枯槁,缺乏情感和道德观念。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冷漠无情、缺乏同情心和善良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行为方式。它常常用于贬义,表示某人的内心已经枯槁,没有了善良和同情心。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或者日常对话中,以形容那些冷漠无情的人。
  • 故事起源
    枯槁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诗句“枯槁士,无情人”,形容了一个内心枯槁、缺乏情感的人。后来,这句诗被人们广泛引用,并逐渐演变成了成语“枯槁士”。
  • 成语结构
    枯槁士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枯槁”是形容词,表示心灵枯槁;“士”是名词,表示人。整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 例句
    1. 这个枯槁士对别人的苦难毫不关心。2. 他的行为举止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枯槁士。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枯槁士”分解成“枯槁”和“士”,可以联想到一个内心枯槁的人。同时,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冷漠无情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学习,可以参考汉语词典或者相关的学习资料。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诗词、小说等,来深入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心像是一根枯槁的树枝,没有了温暖和善良。2. 初中生:这个枯槁士对别人的困难毫不关心,真是太冷漠了。3. 高中生:他的内心已经变得枯槁,再也不相信爱情和友情了。4. 大学生:社会上有很多枯槁士,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枯槁士”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