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梅
zuò méi
  • 拼 音:zuò méi
  • 注 音:ㄗㄨㄛˋ ㄇㄟ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拣选杨梅。 宋 陆游 《项里观杨梅》诗:“山中户户作梅忙。”自注:“乡俗谓选择杨梅为作梅。”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学习他人的优点或经验,并加以吸收和应用。
  • 详细解释
    成语“作梅”来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梅梅子者,一岁一枝,一枝一花,一花一实。其实之时,人以为梅已熟也。及其实熟,而实尚小,人以为梅未熟也。梅实熟时,尚小者,皆决颖而落,此乃梅之性也。吾有作梅者乎?”这句话意味着梅子虽然实际上已经成熟,但人们常常因为其实际尺寸较小而认为未熟。从而引申出“作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学习他人的优点或经验,但并不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吸收和应用。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们学习他人的长处,并能够巧妙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赞赏。
  • 故事起源
    成语“作梅”的故事起源于苏轼的《东坡志林》。苏轼以梅子的成熟过程来比喻人们学习他人的优点或经验的过程,从而创造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作为一个整体使用。
  • 例句
    1. 他善于作梅,能够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2. 她学习刻苦,善于作梅,所以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梅子的成熟过程,将其与学习他人优点或经验的过程联系起来,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苏轼的作品和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取长补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作梅,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好习惯。2. 初中生:我觉得作梅很重要,可以帮助我提高自己的能力。3.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我要不断作梅,吸收他人的经验来提升自己。4. 大学生:作梅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只有不断吸收他人的长处,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