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琴
sòng qín
  • 拼 音:sòng qín
  • 注 音:ㄙㄨㄙˋ ㄑㄧ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琴名。琴瑟必伴以歌诗,诗有《雅》《颂》,故称。《左传·襄公二年》:“初, 穆姜 使择美檟,以自为櫬与颂琴, 季文子 取以葬。” 杜预 注:“颂琴,琴名,犹言雅琴。” 孔颖达 疏:“琴瑟必以歌诗,诗有《雅》《颂》,故以颂为琴名,犹如言雅琴也。” 杨伯峻 注:“据 宋 聂崇义 《三礼图》,颂琴长七尺二寸,广尺八寸,二十五弦。 穆姜 製此以殉葬。《文献通考·俗乐部》有颂琴, 沉钦韩 补注谓非古之颂琴,是也。”

  • 基本含义
    赞美音乐艺术。
  • 详细解释
    颂琴是由“颂”和“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颂,意为赞美;琴,指古代的乐器。颂琴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赞美音乐艺术,表达对音乐的高度赞美和欣赏之情。
  • 使用场景
    颂琴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表达对音乐艺术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可以用于描述音乐会、演唱会等艺术活动中观众对演奏或演唱的赞美,也可以用于形容对音乐作品、音乐家或音乐表演的赞美和欣赏。
  • 故事起源
    颂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音乐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伯牙的琴师,他擅长弹奏古琴,音乐技艺非常高超。伯牙的好友钟子期也是一位音乐家,他也非常喜欢音乐,尤其是古琴的音乐。两人都非常欣赏对方的音乐才华,他们经常相约一起演奏音乐。然而,伯牙的好友钟子期突然去世,伯牙深感失落和悲痛,他再也没有心情弹奏古琴了。后来,伯牙听说有一位名叫钟子期的人在远方继续弹奏古琴,他感动地说:“我再也不弹琴了,因为再也没有人能颂扬我的琴声了。”从此以后,人们用“颂琴”来形容对音乐的高度赞美和欣赏之情。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每次演出都能颂琴一时。2. 这首歌曲非常动人,引来了观众们的颂琴之声。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颂琴”这个成语与音乐艺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欣赏一场音乐会时,对演奏者的表现赞不绝口,心中充满对音乐的赞美之情。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了解古代乐器琴的种类和演奏技巧,以及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非常喜欢听音乐,每次听到好听的歌曲都会颂琴。2. 初中生:我参加了一场音乐比赛,得到了评委的颂琴之声。3. 高中生:我非常欣赏那位音乐家的演奏技巧,每次听他的音乐都会颂琴。4. 大学生:在音乐会上,观众们对演奏者的精彩表演纷纷颂琴。希望这份关于“颂琴”成语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