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泬
liáo jué
  • 拼 音:liáo jué
  • 注 音:ㄌㄧㄠˊ ㄐㄩㄝ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空虚幽静;开阔清朗。《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李善 注引 王逸 《楚辞》注:“泬寥,旷荡空虚,静也。” 吕向 注:“寥泬,深也。” 前蜀 贯休 《古镜词上刘侍郎》诗:“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沉沉。” 清 魏源 《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循海塘东西礮臺眺望一海角,划然长啸,水天寥泬。”
    (2).指天空。《太平广记》卷一○二引《三宝感通记·新繁县书生》:“每至斋日,村人四远就设佛供。常闻天乐,声震寥泬,繁会盈耳。” 宋 林逋 《鸣皋》诗:“皋禽名秪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閒意到青云。”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辛丑月在子,层云掩寥泬。”
    (3).寂寥;孤单。 宋 叶适 《信州重修学记》:“何 孔 孟 所称稀阔而不多歟?由 孔 孟 至於今,又加久矣,其可称者,何寥泬而不继歟?” 宋 刘敞 《秋雪寄献臣》诗:“出门顾道路,冰霰埋车辙。咫尺阻相过,谁当慰寥泬?” 清 龚自珍 《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天地有四时,莫病於酷暑,而莫善於初秋。澄汰其繁縟淫蒸,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

  • 基本含义
    形容极少或非常稀少。
  • 详细解释
    寥泬是一个形容词,意为极少或非常稀少。它可以用来形容数量、人数、事物等的稀少程度。
  • 使用场景
    寥泬常用于描述某种资源或情况的稀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人口寥泬、物资寥泬、机会寥泬等情况。
  • 故事起源
    寥泬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寥泬之地”。在古代,寥泬一词通常用于形容旷野或荒凉之地,表示人烟稀少,资源匮乏。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形容数量稀少的意义。
  • 成语结构
    寥泬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寥”表示稀少,泬”表示少量。
  • 例句
    1. 这个地方人烟寥泬,几乎没有人居住。2. 在那个时代,食物非常寥泬,人们常常挨饿。3. 这个岛上的水资源非常寥泬,居民们必须节约用水。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寥泬”联想为一个人站在荒凉的旷野上,周围只有少量的树木和稀疏的人烟,形容极少或非常稀少的情况。
  • 延伸学习
    进一步学习与“寥泬”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人烟稀疏”、“资源匮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村庄的学生很寥泬,只有几个孩子上学。2. 初中生:这个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非常寥泬,居民很难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工作机会寥泬,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4. 大学生:这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寥泬,需要更好地保护环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