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自贻伊咎
• 自怡
• 自诒伊戚
• 自业自得
• 自业
• 自要
• 自繇自在
• 自繇
词语造句
• 沟渎造句
• 干渎造句
• 港渎造句
• 烦渎造句
• 罪渎造句
• 阇婆造句
• 阇梨造句
• 耆阇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进复
进脯
进俯退俯
进服
进俸
进奉门户
进奉船
进奉
进锋
进封
仪方
yí fāng
拼 音:
yí fāng
注 音:
ㄧˊ ㄈㄤ
繁体字:
基本解释
古时端午节倒贴于柱上以避蛇虫的字样。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或採百草以製药品,觅虾蟇以取蟾酥,书‘仪方’二字倒贴於楹,以辟蛇虺。”
基本含义
指礼仪规范,也表示举止端庄。
详细解释
仪方源自《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宗伯举仪,仪方于宗庙。”意为宗伯举行祭祀时,要举止端庄庄重,符合礼仪规范。后来,仪方也用来形容人的举止端庄,行为合乎礼仪。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庄重、行为合乎礼仪的场合,也可用于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故事起源
《周礼》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其中记载了古代的礼仪规范。《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中提到了宗伯举行祭祀时的仪态端庄,这就是“仪方”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主要由“仪”和“方”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举止仪方,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2. 在重要场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仪方。
记忆技巧
将“仪方”与礼仪规范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举止庄重、行为合乎礼仪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礼仪相关的成语,如“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学校里举止仪方,老师都很喜欢他。2. 初中生: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他开始注意自己的仪方。3. 高中生:参加重要的社交场合,要注意仪方,不能出丑。4. 大学生: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要保持仪方,展现自己的修养。